实还不如卖给刘建国多,而且还浪费大量时间。
当然,农民们也能去城里售卖。
但去国营店铺卖东西,需要介绍信,再说个人去卖那么几个东西,人家也不收。
要是集体大量售卖,运输又是个难题。
说白了,这个时候很多人赚的就是这个城里和乡下无法正常流通货物的差价!
而这个差价,在前几年绝对是投机倒把了。
这两年政策宽松了一些,所以刘建国干的这事儿也不算犯法。
而国家真正严查的。
其实是那部分把用计划内的粮食低价收购,到外地卖成高价货物的家伙。
这才是真的投机倒把。
刘建国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往家走。
他的自行车上驮着鸡蛋,绿豆和其他材料什么的,被赵刚弄过去驮着了。
刘建国心情很好,哼着小曲儿往家走。
等进城后,师徒俩回到了刘建国住在大杂院门口。
一路沉默的赵刚帮忙把东西卸下来。
刘建国本想挽留他一起吃个饭。
赵刚却一心往外走。
等走出门外,他看着出来送的刘建国,才忍不住问道:“师父,您真要摆摊啊?”
“啊,怎么了?”刘建国下意识回答,然后反应过来:“放心,我会先把你培养出师的。”
“我不是在意这个。”赵刚有些愧疚:“您是不是因为之前帮我的事情,得罪了班组长,才要提前退休的?”
刘建国笑了,难怪这小子一整天都情绪不高呢,原来是愧疚连累了自己。
“放心吧,就班组长那个傻子,没这个本事。”
“我是因为摆摊赚钱才会干的。”
“等以后你要是在厂里干不下去了,就来找我,我还当你师父,教给你赚钱的手艺。”
刘建国知道赵刚脾气耿直又老实,自己走了,他在厂里估计不好过。
不过这小子是个干活的好手,等自己开店后,让他来帮忙是最好的。
赵刚却当真了,保证道:“师父,在我心里,您和我娘我妹一样重要,所以有事儿您说话,我什么都能帮您干!”
刘建国对赵刚的好,赵刚很清楚。
在少年丧父的赵刚看来,刘建国其实就和他的父亲差不多了。
所以刘建国让他做什么,他都不会犹豫。
刘建国摸了摸赵刚的头,满是感慨。
非亲生的徒弟对自己掏心掏肺。
亲生的儿子恨不能挖自己心肝。
这就是差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