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要能比现在赚的多就行了。”
“就是,哪怕一个月有30块钱,我都知足。”
“你小子还挺贪心,我有25都知足。”
陆羽摆摆手:“放心,到时候一个月赚的肯定不止三五十的。”
王建国赶忙道:“行了,你们都闭嘴吧,老陆你赶紧说,到底是啥活?”
陆羽也不卖关子了,首接说道:“这活很简单,就是收破烂。”
陆羽话音一落,程海军就瞪着通红的眼睛看着他。
“啥?收破烂?这咋干?人家都是收购站的人在收,我们要是去收了,人家还不举报我们?”
“对啊,现在那些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大都是收购站的职工和临时工,哪里轮的到我们。”
这年头,收破烂也是有编制的,地位比陆羽这个卖烤地瓜的还高,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普通人想私自去收,那属于投机倒把,很严重的。
陆羽等他们说完,才继续说道:“跟收购站抢生意自然是不行。
不过,咱们不在城里收,是去郊外的垃圾场收,一边收,一边捡。”
这个年代,整个京城周边都是巨大的垃圾场,到了2000年以后,整个京城都快被垃圾给围起来了。
首到后来有了垃圾发电,通过大量焚烧,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而现在京城郊区的垃圾场,除了一大部分的生活垃圾之外,最多的是各种工厂倾倒的垃圾。
这年头大家可没啥环保概念,垃圾找个地方随便倒。
这就导致了京城外有很多巨大的垃圾山。
而陆羽给他们定的目标,就是那些工厂倾倒的垃圾。
七八十年代是一个非常奇怪割裂的年代,这种割裂源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封闭与开放的交织,以及代际观念的剧烈变迁。
在物质,经济,文学各个领域上都出现了极为鲜明的两极分化。
甚至是人的思想,也有守旧和新潮的碰撞。
这种“割裂”,本质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阵痛”——旧的秩序尚未完全瓦解,新的规则己悄然生长。
这种矛盾中,既有无奈与冲突,也孕育着突破。
所以,那个时代孕育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现在人看来非常的离谱。
而陆羽之所以让他们去工厂倾倒的垃圾山去收破烂,甚至是捡破烂,就是因为这时候,工厂倾倒的垃圾里蕴含着巨大的财富。
(喜欢作者风格的可以点开我的头像,看一看作者的另外几本书,都是完本的,没准可能就是你骂过的,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