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这一幕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偷偷撕掉了已经提前给希尔写好的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推荐信,反手换成了晋升他为宣传部部长的任命书。~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_
毫不知情的希尔在周围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高兴地接受了这一职务,以强烈的热情向所有人宣传,要求用尽全力为圣徒、为国家、为欧罗巴、为人类办事。希尔自己冒着异端的轰炸,亲自去各个码头巡查督促,甚至连卸货装货这种小事也是亲自去检查,整日整夜的操劳,很少睡眠和吃饭。
沿岸征召的船长和水手们,白天驾驶着满载物资的船,在异端的远程炮火下艰难航行,一旦稍有疏忽就是船毁人亡。
同时,异端的飞机整日在多瑙河扫射轰炸,几乎每天都有船只被炸毁或者炸伤,但没有人怕死,都在咬牙坚持。
直到2月19日异端部队进入布达佩斯西城区之前,尼欧斯已经成功地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70余万人,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炮厂、拖拉机厂的物资。.8*6-k.a,n~s-h*u*.′c\o.m¨
而留给异端的,只有一座满目疮痍、遍布残垣断壁的城市。
第47章: 不是哥们?
1915年2月19日 布达佩斯
异端军团的旗帜正在教堂上空飘扬,数以千计的异端士兵正站在城市的废墟上欢呼雀跃,鹰山指挥部的背后,苍山如海,残阳似血。
不远处,异端第3军团前锋,肿瘤领主库嘎斯持着砍刀,向身边的仆从说道:“立即给王庭总部传信,我军已顺利夺取十字军在东欧的最后堡垒,步兵第6、第68军团正沿多瑙河两岸向西北的布拉迪斯发堡垒攻击前进。”
< src=”” alt='库嘎斯'>
杜瑙博格达尼 渡口
尼欧斯站在杜瑙博格达尼渡口的高地上,在他的视线下方,多瑙河如同一条巨大的银色丝带,在这里突然改变了它的流向,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随后向南流向他们刚刚撤离的布达佩斯。?2?8\看?书/网, ?更′新*最¢快/
河面上,最后一批木筏和渡船正载着疲惫不堪的士兵和难民横渡而来。尼欧斯看着这些人的面容——满是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数日的连续撤退让每个人都形容枯槁,但他们眼中那股固执的生存意志仍然闪烁着。
“圣徒大人,所有部队已经渡河完毕。”
亚摩斯教士——不,应该叫他亚摩斯随军主教了,站在尼欧斯身后汇报。他的嗓音嘶哑,几天没合眼的双目布满血丝,军服上的十字架沾满了泥土。
在迎回自己最初的那几百号老跟班后,尼欧斯顺理成章地将他们安插进了自己组建的新部队中。根据和教皇的协定,也是为了让教会在维也纳吸引火力,到达杜瑙博格达尼渡口的将近三十万十字军,绝大部分都将向西去支援维也纳和布拉迪斯发。
尼欧斯向来认为宁缺毋滥,他组建的新队伍里的士兵都是自愿加入的,士兵们有的认为尼欧斯是他们、是人类的救星才跟随他,也有的被尼欧斯身上的“神力”折服而追随他,也有因他的理念而跟随他的。
就是这样一支东拼西凑的部队,加起来不超过四万人的战团,带着愿意追随尼欧斯的十几万平民百姓拖家带口地一头向北扎入喀尔巴阡山脉。
“是时候了。”
尼欧斯微微点头,转向渡口下方的临时营地。几十万人马和难民在那里露营,营火如同星辰般点缀在暮色中。随着最后一批人员的渡河,整个撤退行动终于完成。异端的炮火声已经远去,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宁静。
各个战团的军官们迅速集结在尼欧斯周围,这或许是他们这辈子和尼欧斯见的最后一面了,他们大部分人离开了名为布达佩斯的绞肉机,随后又不得不再次进入下一个名为维也纳的绞肉机。
地图被展开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油灯的微光下,山脉和河流的轮廓若隐若现。
“我们就在这里分兵,”尼欧斯指着杜瑙博格达尼这一河段,“主力部队——第三、第七、第四和第九军团,约二十五万人,将西进维也纳。维也纳主教需要你们筑起新的防线。”
“您真的不愿意和我们去维也纳吗?圣徒大人?”一名年长的军官再次问道,失去了尼欧斯,他们就要直面地狱的牛鬼蛇神了。
地狱的邪恶巫术和折磨刑罚太过惨无人道,以至于绝大部分十字军宁可死在子弹下也不愿被地狱的巫术折磨。
尼欧斯的目光移向地图北部的喀尔巴恰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