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省委领导高瞻远瞩,用人得当,南江一定会迎来一个发展建设的新。“
“广元同志过誉了,这些目前还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想法,那还是纸上谈兵,如果要付诸实施,中间又会有多少波折,但省委既然将我派到南江来,我就不能敷衍塞责,一定要为南江人民做一番事情,既不能辜负组织上对我寄予的厚望,也于自己能聊以。“曾益民感慨万千,神情坚毅。
“曾市长心系南江万民,以南江经济建设为己任,我感佩之至,只要曾市长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我叶广元愿身先士卒,勇为南江经济建设改革的排头兵。”
曾益民听到他的真心话,心中大喜,伸出双手,两人把手紧紧握在一起,目光中都是惺惺相惜的欣喜。
叶广元走之前请求曾益民将那副字赠与自己,曾益民说道:“这样的拙作怎好拿出手,恐见笑于大方之家,不然我改天认真再写一副?”
叶广元笑着说:“书法本就追求当时书写之人心情中的空灵之气,运笔时的自由流畅,最后表现得是那种超凡脱俗的飘逸之美。如果刻意为之,反而不美。”
曾益民哈哈一下:“广元兄高见,既然你如此不嫌弃,就请收下吧。”
叶广元得着那副字,心情舒畅,乐不可支地离去。
曾益民对于叶广元的主动接近虽然感到一些意外,但心里还是很高兴,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得到一个助力比多一层阻力那要强的多,并且这个人能力是很强的,他的分析有理有据,解决方法也是老成持重,稳妥得当,并且他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想把工作做好,把南江经济搞上去的态度从表面看是诚恳的。所以曾益民回报了一定程度上的信任。
但令曾益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叶广元今夜的造访是汪海洋指使的,汪海洋想要知道曾益民的真实想法和今后的工作的部署,从而了解曾益民的心里的真实想法,以判断自己与曾益民未来的关系该怎么发展。叶广元是汪海洋在担任市长期间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正是他们两个人的努力周旋才使得南江的局面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也是汪海洋的力荐叶广元才当上了常委副市长,也是想给予他更多地话语权与决定权,能保证他分管的一块不受其他人太多的干扰。事实证明农业农村与交通运输在南江目前的发展的确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使曾益民在这一块省了不少心。
当汪海洋听了叶广元的电话汇报,叶广元很详细的讲述了两个人的交流过程,包括曾益民写的字与工作笔记的内容时,汪海洋放下心来,下一步就看看这位年轻的市长是不是会按照他说的那样开始实施,会用什么方法来开展这些势必会让某些人感到危险并一定会阻扰的工作,会用什么手段化解各个方面扑面而来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