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而三毛跟荷西不是小气的人,便借了。后来三毛家没了火柴,想去跟邻居要一些回来,却被理直气壮的拒绝了。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三毛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所记录的。是关于叉子的事。
三毛的邻居有一家是政府的一个小官员,类似公务员之类的,于是家里人觉的高人一等。吃饭的时候,便喜欢用代表身份地位的叉子。
可惜的是,这家人家中没有叉子,于是每天吃饭之前,必要向三毛家里去借。时间一长,三毛觉得烦了,便新买了一副送给对方。她本想这下可以清净了,其实不然。下一顿的时候,对方还是准时让自家小孩子过来借叉子。问起缘由,盖因母亲说,新刀叉还存起来,不能用。所以还是需要用借的。
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三毛的高跟鞋,荷西的车子、各样的事,很多是让人又无奈又欢快的,也有悲伤的。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商店里买一本三毛的文集看一看。
时隔多年,这些故事我已经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就连我所讲的两个,也不能保证完全是正确的,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深究。
而我所经历的非洲,跟三毛的有所不同,但几乎大同小异。
这一点,我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