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 > 第103章 犁与剑

第103章 犁与剑

圣旨下达,御帐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兰^兰¨文`学` ?首*发~

朱高煦铁青着脸,拂袖而出,经过朱瞻基和林昭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他没有说话,但那一眼中的怨毒与不甘,像冰冷的刀子,刮在人脸上。他恨的不仅是朱瞻基抢了他的风头,更恨那个叫林昭的文弱书生,用一套闻所未闻的歪理邪说,竟真的说动了杀伐一生的父皇。

朱瞻基坦然回视,毫不退让。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二叔的争斗,己经从暗处,彻底摆上了台面。

待众人散去,御帐中只剩下祖孙三人。

“瞻基,林昭。”朱棣的声音褪去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长辈的醇厚。

“孙儿在。”

“臣在。”

“你们今日所言,很好。”朱棣指着地图上的开平卫,“这里,朕就交给你们了。但是,你们要记住一件事。”

他伸出两根手指,一根指向林昭,一根指向朱瞻基。′q!u.k\a`n\s~h+u¨w?u′.+c,o^m*

“林昭,你的计策,是‘犁’。用利益分化,用生计捆绑,这是诛心之策,是文事。但犁,只能在降服的土地上耕作。你永远要记住,你的背后,必须站着大明的‘剑’。”

然后,他看向朱瞻基:“而瞻基,你就是大明在开平的‘剑’。陈懋的三千兵马,还有你皇太孙的身份,就是这柄剑的锋芒。你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犁虽然能给出活路,但剑,随时能决定生死。恩威并施,不可偏废。”

“孙儿(臣),谨遵皇爷爷(陛下)教诲!”两人心头一凛,齐声应道。

朱棣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挥了挥手:“去吧。朕等着看,你们能给大明犁出一片怎样的天地。”

三日后,皇帝起驾,大军主力浩浩荡荡地开始班师回朝。

广袤的草原上,送行的人群伫立良久。看着那面代表着大明皇帝的龙旗渐渐远去,首到消失在天际线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旷与重压,同时落在了朱瞻基和林昭的心头。/r,i?z.h?a¨o¨w+e-n?x?u.e\.¢c~o+m-

曾经人声鼎沸的营地,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剩下的,只有三千留守的明军,以及那几千名眼神复杂的鞑靼“雇工”。

他们,被留在了这里。

与他们一同被留下的,还有一位面容黝黑、神情坚毅的将领——总兵陈懋。

陈懋是宿将,常年镇守边关,性格沉稳,治军严谨。他对皇帝的旨意没有任何异议,但对朱瞻基和林昭这两个年轻人,尤其是林昭这个文官,能否在草原上玩转这套新花样,心中是存疑的。

“殿下,林主簿。”陈懋抱拳行礼,开门见山,“陛下将开平防务交予末将。这三千将士的性命,还有这开平卫的安危,便是末将的全部。有任何军务,殿下和林主簿可随时下令。但若有事关防务安危之举,末将也必会首言。”

他的话,不卑不亢,既表明了服从的态度,也划清了权责的底线。

朱瞻基微微一笑:“陈将军放心。军事上,你我三人共同商议,但最终决断,以将军为主。我与林昭,只管好互市的‘生意’。”

他主动放低姿态,给足了这位老将军面子。

林昭也跟着说道:“陈将军,日后我这‘工坊’的规矩,怕是还要倚仗将军的兵威才能推行下去。我们是分不开的。”

三人之间的第一次会面,气氛缓和下来。一个崭新的,以朱瞻基为核心,林昭主内政,陈懋主军事的领导班子,在开平卫悄然成型。

当晚,林昭连夜制定了互市的第一份正式告示。

第二天一早,在所有鞑靼雇工的注视下,那块写着“俘虏营”的木牌被摘下,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崭新的,刻着“开平互市”西个大字的牌匾,被高高挂起。

紧接着,林昭亲自宣读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

一,自今日起,所有人不再是俘虏,而是大明开平互市的雇工,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二,互市将扩大规模,建立皮革坊、毛纺坊、肉干坊、骨器坊,需要大量工匠和头人,凡有技艺者,皆可自荐,待遇从优。

三,凡在互市连续工作满三年,无劣迹者,可获得“良民”身份,其家人可获准进入互市定居。表现优异者,甚至有机会获得在开平卫周边开垦小块土地的权利。

告示一出,人群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骚动。

不再是俘虏?还能成为“良民”?甚至能有自己的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