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 > 第180章 广盈库

第180章 广盈库

朱瞻基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反复咀嚼着林昭的建议。?3~w′w·d~.¨c·o~m·

“先生此计,可谓石破天惊。”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昭,“但,皇爷爷会同意吗?将如此一笔巨款交由东宫,只怕朝中非议西起,汉王与赵王叔,也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殿下所虑极是。”林昭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所以,此事不能以‘私’为名,而要以‘公’为义。殿下上奏时,切不可提‘东宫’二字,更不能有丝毫为自己揽权的意图。”

“那该如何说?”

“殿下当言,清丈田亩乃开创之举,后续推广天下,必耗费巨大,且会遇到各种军国急务。若事事皆按部就班,经由户部层层审批,恐失之迟缓。为使新政推行顺畅,为使皇上政令无阻,恳请将此次清丈所得,设为‘新政备用金’,专款专用。以解朝廷燃眉之急,以备军国不时之需。”

林昭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殿下还要主动提出,此库银钱,由户部派员协同管理,账目清晰,并按月向皇上呈报,以示公允。.k?a\n′s¨h+u\w_u~.?o′r*g\如此,殿下是为君分忧,为国储备,而非为己敛财。皇上圣明,定能洞察殿下的公心。”

朱瞻基眼中豁然开朗。

林昭的一番话,将一个可能引来无数攻击的揽权之举,包装成了一个深谋远虑、一心为公的万全之策。

次日清晨,乾清宫。

朱棣刚刚批阅完一份边关奏报,神情略显疲惫。当他看到朱瞻基呈上来的大兴县捷报时,疲惫的眼神中,陡然射出精光。

“好!好一个李默!好一个清丈田亩司!”朱棣看着那二十三万两白银的数字,抚掌大笑,“朕就知道,那些蠹虫,挖空了国家的根基!瞻基,你此事办的不错,为国库立下大功!”

“孙儿不敢居功,皆是皇爷爷天威所致,亦是钱肃、李默等臣子用命之功。`卡^卡+晓-说-蛧· ~勉_费\岳′犊′”朱瞻基谦逊地回答。

“有功便是有功。”朱棣摆了摆手,心情显然极好,“说吧,你这么早来见朕,除了报喜,还有何事?”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躬身下拜:“皇爷爷,孙儿有一请。”

他将林昭昨夜教他的话,一字不差、却又饱含真情地说了出来。他描绘了新政的宏伟前景,也点出了推行过程中的现实困难,最后,才将设立“新政备用金”的请求,恳切地提了出来。

朱棣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他靠在龙椅上,目光如鹰隼般盯着自己的孙子,一言不发。乾清宫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许久,朱棣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的意思是,嫌户部碍手碍脚了?”

“孙儿不敢!”朱瞻基心中一凛,连忙叩首,“户部乃国家钱粮中枢,夏尚书更是理财名臣。孙儿只是觉得,新政初创,犹如用兵,战机稍纵即逝。若能有一笔活钱,可解燃眉之急,便能让皇爷爷的政令,推行得更急、更稳!所有账目,皆可由户部监管,孙儿绝不敢有半分私心!”

朱棣看着伏在地上,态度诚恳却又不失据理力争的孙子,沉默了。

他当然明白,这背后真正的意图,是要财权,要真正的权柄。

但他并不生气。

一个只知仁善宽厚,却不懂权谋手段的储君,不是他想要的继承人。眼前的朱瞻基,有功绩,有想法,有胆魄,甚至还懂得用阳谋来包装自己的野心。这让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也罢。”朱棣终于开口,“此事,朕准了。”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沉吟道:“这个库,便叫‘广盈库’吧。取广开财源,充盈国库之意。库房就设在户部,由东宫属官与户部主事共同掌管,但用钱的条陈,须由你亲自批红。”

“孙儿,谢皇爷爷天恩!”朱瞻基大喜过望,再次叩首。

“起来吧。”朱棣看着他,眼神中多了一丝期许,“钱,朕给你了。事,也要给朕办得更漂亮。别让朕失望,也别让朝野上下,说朕看错了人。”

皇帝的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宫城内外。

汉王府、赵王府,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名贵的瓷器被狠狠地摔在地上,两位亲王脸色铁青。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的太子大哥,如今不仅有了圣眷,更有了钱袋子。那只他们眼中的“病猫”,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出锋利的爪牙。

而户部衙门内,夏元吉手捧着那份抄录的圣旨,枯坐了许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