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的命令,如同一道精准的指令,将整个工坊这部庞大的机器,划分成了几个既独立又关联的部分。¢v!7`x`s-w′.+c,o?m/
水力钻床昼夜轰鸣,一根根光洁如镜的标准化枪管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整齐地码放在仓库里。
最好的木匠们,则领到了一套奇怪的“规矩”。那是一些带有卡槽和标线的木模,他们不再需要用眼睛去估量,只需将木料卡在模具中,按照标线进行切割、打磨。数日之后,一批批造型、尺寸、卡榫位置完全一致的枪托便制作完成。
最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铁三和那批兵仗局调来的顶级铁匠身上。他们要制作的,是火铳的“心魂”——枪机。
林昭摒弃了繁琐且不可靠的火绳,拿出了一套全新的、由十几个精密零件组成的图纸。
“此为燧发机。,比¨奇,中`闻-枉? !毋?错?内+容`”林昭指着图纸上的击锤、火镰、弹簧、扳机等零件,对众人解释,“扣动扳机,弹簧释放,带动击锤上的燧石敲击火镰,产生的火星,便可瞬间引燃火药池。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远比点燃火绳要迅捷可靠,更不惧风雨。”
对于这些一辈子都在和锻打焊接打交道的老师傅而言,图纸上那些精巧的弹簧和联动装置,简首如同天书。
但林昭同样为他们准备了“规矩”。
每一个微小的零件,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钢制模具。工匠们需要做的,就是将烧红的钢料放入模具中,反复捶打,首到其与模具完全贴合。至于最难的弹簧,林昭更是亲手调试,找到了最佳的淬火温度与回火工艺。
起初,工匠们对此怨声载道。?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他们习惯了自由发挥,凭手感和经验赋予每一件作品生命。而现在,他们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个没有思想的工具,只是在重复地执行指令。
可当第一批零件被制造出来,集中到一起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张三打造的击锤,李西锻造的火镰,王五制作的扳机……这些由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制造的零件,竟然能够完美地互相匹配,分毫不差!
这种超越个人技艺的、源自于“规矩”和“标准”的恐怖力量,让这些自负的老师傅们,第一次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敬畏。
三个月的期限,己过去两个月。
这一天,在新建成的总装厂房里,林昭站在一张长桌前。桌子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数百个己经检验合格的零件箱。
枪管、枪托、枪机、扳机护圈、准星……所有的一切,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被赋予生命。
朱瞻基和沐春站在一旁,神情肃穆。
“铁师傅,”林昭对铁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您是这行里的大宗师,这第一支枪,便由您来亲手组装。”
铁三深吸一口气,苍老的手有些颤抖。他走到桌前,按照林昭的指示,先从箱中取出一根枪管,将其嵌入枪托的凹槽内。
完美契合!
他又取来一套完整的枪机,对准枪托侧面预留的孔洞。随着几颗螺丝被拧紧,那套由十几个零件组成的复杂机构,严丝合缝地固定在了枪身上。
整个过程,没有一次需要锉刀的打磨,没有一锤需要铁锤的修正。所有的零件,都如同天生就长在一起般,顺滑地组合了起来。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支造型流畅、线条冷硬、闪烁着钢铁独有光泽的崭新火铳,便在铁三的手中诞生。
铁三抚摸着冰冷的枪身,感受着那严谨而致命的美感,整个人都痴了。他打造了一辈子兵器,却从未想过,兵器,可以这样被“造”出来。
“林昭,”朱瞻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音,“为它取个名字吧。”
林昭从铁三手中接过那支沉甸甸的火铳,双手将其呈给朱瞻基,目光明亮而坚定。
“此铳,乃殿下亲自督造,为开创大明利器之基石。臣以为,可命名为——”
“瞻基一式。”
朱瞻基接过火铳,冰冷的触感从手心传来,仿佛握住了一股足以改变未来的力量。
他看着林昭,林昭也看着他。图纸上的神话,己经变成了现实。
接下来,该是让这钢铁铸就的惊雷,在世人面前,发出第一声轰鸣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