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耐心听罢,无奈摇头。
“罢了罢了,朕岂会不知你的心思?”
“确实,李靖护佑青城山的决心无比坚定。”
"朕为君,他为臣,他虽勉强答应暂不去青城山。”
"地位再高又如何?"
"李靖恐怕不会因身份而退让,率兵返回长安。”
"这样一来,我大唐竟无人能让李靖回转。”
"这实在令人忧虑。”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苦思无策。
此刻时间紧迫,若再拖延,李靖只怕己至青城山。
房玄龄见状,心生一计,但此事过于大胆,迟迟未开口。
众人无解之际,他硬着头皮进言:"陛下,臣有一策,不知当讲否?"
"若臣子无法劝回李靖将军,唯有一个办法,陛下亲赴一遭。”
"李靖见陛下亲临,定会知晓事态严重。”
"一日为君,终身为君。
李靖虽为青城山要员,亦是您的臣子。”
"陛下有命,他岂敢不从?"
此言一出,杜如晦与长孙无忌眼前一亮。
为何不曾想到由陛下亲自前往?
唯有此法,方能解决问题!
只是,九五之尊真会应允吗?
他们只得试探,让陛下自行考虑。
果然,李世民听后先是一怔,本能拒绝。
但思虑再三,他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
满朝文武,竟无人能劝阻李靖。
想到这里,李世民无奈叹息:"罢罢罢,朕亲自走一趟!"
"也只有朕能勉强说服李靖。”
"为了大唐,朕定要劝他回心转意。”
弓背霞光剑映霜,秋风策马出长安!
李靖领军急行,奔赴战场。
得知离阳与北寒倾尽全力,集结大军欲攻青城山时,
他心急如焚,一刻也不想在长安停留。
父母、师门长辈、儿时玩伴都在山上。
那里不仅是他的师门所在,更是他的故乡!
离阳皇帝赵礼己倾尽全国之力,将国家命运押在棋局之上,似欲一举覆灭青城山。
然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并未立即派遣李靖前往前线指挥百万雄师。
李靖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他不愿与赵礼赌上帝国命运。
在李世民看来,只要离阳和北寒的大军无意侵入大唐领土,青城山的存亡便与己无关。
毕竟,青城山并非大唐朝廷的势力,李世民自然不会为它与倾全国之力的离阳展开生死决战。
此前调动百万大军屯驻边疆,仅是为了防范离阳借踏平青城山之名威胁大唐江山。
在防线布置完毕后,李世民立刻召回被视为战神的李靖回长安,以防他在情绪波动时贸然率军开战。
李世民深知李靖的身份背景:出身于青城山俗家三宗十六族之一,后又得到烈焰火神甲。
他对青城山的忠诚无疑深至骨髓,将其留在前线只会加剧两国冲突的风险。
于是,李靖被召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