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崇焕率领关宁铁骑日夜兼程,奔赴京师之时,朝堂之上的暗流,却愈发汹涌。!萝·拉+小¨说? ?免.费_阅_读?
楚逸虽然用雷霆手段暂时压制了弹劾的声音,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根除。
尤其是随着后金大军步步紧逼,京城内外的气氛日益紧张,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又开始蠢蠢欲动。
这天早朝,刚刚议完城防事宜,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突然出列。
“陛下,臣有本要奏!”
楚逸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他知道,麻烦又来了。
“准奏。”
曹于汴手持象牙笏板,朗声道:“臣听闻,陛下已下旨,命辽东督师袁崇焕,率部回援京师?”
“确有此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
曹于汴一脸痛心疾首。
“袁崇焕手握重兵,其心难测!如今京师空虚,若放他带兵入京,无异于引狼入室!万一他与后金勾结,内外夹攻,则我大明江山,将毁于一旦!”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数名言官出列附和。
“曹大人所言极是!袁崇焕擅杀大将,本就有反意,不可不防!”
“请陛下收回成命,下旨令袁崇焕原地驻防,不得靠近京师!”
“臣等附议!”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情激愤,矛头直指尚未抵达京城的袁崇焕。
楚逸看着这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心中冷笑连连。
他知道,皇太极的反间计,虽然还没有正式发动,但其影响,已经开始发酵了。
这些言官,就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苍蝇,迫不及待地就想扑上来,叮咬大明这头受伤的雄狮。
“诸位爱卿,都是这么想的吗?”
楚逸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百官。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在这样汹涌的舆论下,也开始动摇,纷纷低下头,不敢与楚逸对视。
看到这一幕,曹于汴等人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
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逼迫皇帝做出选择。
在他们看来,一个年轻的皇帝,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必然会选择妥协。
“既然诸位都认为袁崇焕有反意,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d~i\n·g^d?i_a*n/k′a.n.s¨h!u~.~c+o*m¨”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楚逸的语气,竟然缓和了下来。
“朕决定,在德胜门外,设下公审大堂。”
“等袁崇焕大军一到,朕,要当着京城所有军民的面,亲自审一审,他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
什么?
公审袁崇焕?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又是什么操作?
曹于汴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有些不安。
他们本意是想让皇帝直接下旨定罪,没想到皇帝竟然要搞什么公审。
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揭露袁崇焕的“罪行”,让他身败名裂,岂不是更好?
“陛下圣明!”
曹于汴立刻带头跪下,高呼起来。
“陛下此举,定能明辨忠奸,安定人心!”
“臣等,静候佳音!”
看着他们自以为得计的样子,楚逸的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笑。
陷阱,已经挖好。
就等你们这些跳梁小丑,自己跳进来了。
三日后,德胜门外。
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京城的百姓,听闻皇帝要亲自公审辽东督师,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就设在城门之下。
高台之上,楚逸身着戎装,按剑而立,神情肃穆。
他的身后,是新组建的锦衣卫,一个个杀气腾腾,如临大敌。
高台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神情复杂。
远处,尘土飞扬,一支黑色的铁流,正缓缓向德胜门靠近。
正是星夜驰援而来的关宁铁骑!
为首一员大将,身披重甲,面容刚毅,正是袁崇焕。
他翻身下马,走到高台之下,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臣,辽东督师袁崇焕,奉旨勤王,叩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
他身后的数万关宁铁骑,齐刷刷地翻身下马,甲胄碰撞之声,响彻云霄。
那股百战余生的铁血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