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整个人就开始紧绷,仿佛那铃声就是断头台,过了时间一切都迟了。+x,s,a+n?y*e?w?u`._c¢o\m*
真当铃声响完,心里反倒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放松,慢悠悠做完手头这题再开始收拾东西,陶跃然见她还早便打了招呼自己先回家。
学校作业还剩生物,课外任务还有英语生词、四篇英语阅读、物理和化学的一课复习题。
简蘅对着自己的任务清单一样样数,然后对照着往包里装入回家需要用的书,等一切都完成,班里同学基本都已经走完了。
“走?”
简蘅循着声音望去,沈之恒竟站在课桌旁,单肩背着包,另一只手拿着本书,看样子像是在等人。
简蘅四下看了看,教室里并无别人,有些难以置信,用食指指了指自己,“你在等我?”
沈之恒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等我干嘛?”
沈之恒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回家啊。”
简蘅有理说不清,反正同路,默认了“一起回家”这个提议。!q\d?h~b_s¢.!c?o,m\
简蘅先出了教室门,发现沈之恒还没跟上来,好奇地回头看,男生在教室后面关灯,她配合着关了前排的灯。
“我去负一楼取下车。”
教学楼设置了架空层,负一楼是给学生和教职工放非机动车的地方,沈之恒一般骑自行车上学。
简蘅暗暗吐槽,不会等她就是为了下个楼吧?
真闲啊。
“走吧。”沈之恒甚至没给自行车上锁,推起来就走。
“你不怕被偷吗?”简蘅问。
“什么?”沈之恒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简蘅是在说自行车,“在学校里应该没事吧?”
简蘅低低“哦”了一声,她没骑过车,只是之前有听说过同班夏朝宁自行车被偷的事,随口问问。
沈之恒又拍了拍自己的车,“也不贵,早就不想要了,走来上学也很近。”
两人说着话走出了教学楼,夜色浓重,简蘅瞧不清沈之恒自行车的样子,不过她也分不清自行车的好坏,随意点了点头。`s·h`u*w-u-k+a*n¢.`c?o?m!
除了学习外,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简蘅想了想率先发问。
“你作业写完了吗?”怎么都感觉有些没话找话,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简蘅也没法收回来。
“物理和生物都还没写。”
简蘅立刻“监督者”上身,“你英语本来就很好,语文也不差,这种对你来说比较容易的作业你应该放到最后写,不然晚上回家时间不够就又会不写。”
“但是语文和英语写起来会很快,如果先写数学物理的话一节晚自习都不一定写得完一门。”
简蘅语重心长:“那更要先写了啊,写得越多才会用时越来越短,孰能生巧嘛,反倒是你的英语,实在没时间不写作业都没太大关系。”
说完这番话简蘅才后知后觉,怎么自己开始说教起别人了,还是得有点边界感,于是又讪讪地补充了一句,“我也只是建议啊,你也不用非得听我的。”
半晌,沈之恒才出声,“你说得有道理,我试试看。”
眼看着出了校门,时间逼近十一点,马路上空无一人,沈之恒也丝毫不着急。
简蘅觉得奇怪:“你不骑车走吗?”
“那你怎么办?”沈之恒反问,“我这车可没有后座。”
谁要坐你后座。
简蘅腹诽,但心里却充盈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开心,连自己都没有发觉嘴角已微微上扬。
安江一中地处老城区,市政府规划旧城改造规划了好几年,但因为是交通枢纽,寸土寸金,一直没能真正实行。
马路不宽,但绿荫茂密,夏日傍晚一课课绿伞下不难见到一群人围着一盘棋局,但放在了晚上不免就有些诡异,向远处延伸的树枝铺天盖日,给浓墨般的夜色更增添了一份厚重 。
路灯年久失修,昏黄的光被墨叶遮挡,从缝隙中漏出的光线极坚韧,怎么都剪不断,像古蜀国织造出的上好的帛纱锦缎,朦胧又梦幻。
之前每回放学回家都是大量的学生一起蜂拥而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响彻天空,似要掀翻这墨绿的盖头。
这还是简蘅第一次安安静静地欣赏折桂街的夜色,初看颇有诗意,但在这黑漆漆的地方待久了还真有些毛骨悚然、后脊发凉。
这时候她突然想起沈之恒和她一起放学回家的好来了。
“你平时早上一般几点出门?”沈之恒突然问。
“六点左右,到学校差不多六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