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叛军也起了如此的心思,安禄山让吐蕃和回纥借他兵又当如何?”
李世民听完,毫不犹豫:
“胡人还敢投敌?”
这些胡人,是想造他天可汗的反?!
当年他手下那些胡人将领,个个乖得和小绵羊一样,现在是要反天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说道:
“将本王这话散布出去,就说回纥断然拒绝叛军的招拢,并要借我大唐十万军,助我大唐平叛!
子美,达夫,本王听说你们甚是会写诗,不知可能做到?”
【卧槽,二凤这计谋真是太棒了!
这样安禄山肯定是借不到胡人的兵马了!而且借了也不敢用啊。¢卡+卡-小?说·网` _首^发+害怕是诈降的。】
【而且把回纥放在道德大义上,架在火上烤,不出兵也不行啊!】
杜甫、高适等人一听也直呼此计妙哉,迅速应承下此事。
别的不说,写诗他们可太会了!
杜甫回去就研墨作诗,准备将回纥人借兵十万的诗作传满天下。+h.o/n\g+t-e~o¨w^d?.~c~o^m¢
对了,还有太白兄啊!
以太白兄的名声,随随便便给回纥写一首诗,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得了太白兄的诗词,那回纥人能不晕头转向?
也不知道太白兄收到他的信件没有,眼下到长安了没?
【作者有话说】
回纥凑了四千人来之后,所有人:就四千啊?不是十万吗?
回纥:?
李豫以后会知道李世民马甲的hhh
关于李亨,李世民不可能每次都能阻止的了圣旨。封号这种小事烧了几次可以,但要是大事上屡次烧圣旨肯定要严查的。李世民决定不了李亨的脑子想法。就像他当秦王的时候也没法彻底改变李渊。所以他现阶段要回西京布局。主要还是守城打叛军等级优先
14 今天的二凤是白莲花
◎李白追二凤◎
第一次收到杜甫来信的时候,远居庐山清修的李白,正要去淮南追随永王。¢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永王的幕僚来找他,说是节度使永王打算率军从江南出海,坐船直击燕北叛军之地。
李白听完觉得永王此人十分勇武,又有一腔热血抱负。
正逢国难当头,李白就打算去永王处做幕僚,顺手替永王写几首诗。而就在这时,他收到了杜甫的来信。
杜甫在信中言说了长安种种,尤其说了燕王李世民如何亲自上战场,多次以少胜多大败敌军。
李白仅凭着短短几句就能想象到李世民当时是如何的英勇无畏,令他心驰神往。
于是李白断然决定赴长安,与李世民一道守国都。
就在他到达陇西准备东进长安之前,李白又收到了杜甫的来信,说是请他帮忙写关于回鹘借兵十万的诗词。
能以诗文作为平定天下战乱的利剑,李白立刻便大笔一挥,写下数首大唐借回鹘军十万骑兵大破敌军的诗,并且让自己的书童立刻将这些诗词抄录下来,往各处送去。
就这么在路上多耽搁了几日,等他进到长安城中,李白才知道李世民已经连夜出发去守太原了。
李白听闻之后,不禁摇头惋惜:
“可惜我来晚几日,未曾见到燕王征伐沙场、大败敌军的风采!真是迟了一步啊!”
好在即便没见到李世民,很快他就见到了杜甫。
时隔十几年,杜甫再次见到心心念念的太白兄,不禁十分唏嘘感慨。
十几年前,他和太白兄等人同游登泰山,当年众人皆是年轻意气风发,提笔作诗指点山河。
今日再见,二人却已都是垂垂老矣,风尘满面了。
一时间两人感慨良多,杜甫将李白请回自己家中,好好一叙这些日子长安发生的事。
等听完李世民在长安城中如何一次次智计百出降伏内外后,李白一日都不想等了!
他也不逗留休息,直接提剑便辞别杜甫离开长安,一定要追随李世民去太原守城。
如今的他已不似青年时候那般,还会想着大鹏一日同风起,然而他却依旧希望凭着自己之材,做他真正想做的事。
临别前,他对杜甫说道:
“几十年来,白从不曾实现过自己的抱负,今日虽我已垂垂暮年,若能一偿所愿,虽死无憾矣。”
就在李白北上前往太原的时候,李世民正在西行去往西京灵武。
临别之时,观音婢还特意追了上来,将自己连夜赶制的衣裳送给李世民。
“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