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这样的结果,陈振东很满意。他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厂,一个这样的厂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独当一面。不用啥事都他亲临。
现在陈振东再处理村里的一些事的时候,他发现比以前要轻松多了。甚至不有他亲到就能处理好。
甚至现在不单在村里没人叫他陈二蛋。就是在村外如果有人敢说陈二蛋的话,肯定有人会跟这犊子急陈振东有时甚至怀念起他这个外号。现在只有那几个女人敢出口二蛋二蛋的。不过也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叫,不然就算是田莹莹也讨不到她去
这事儿,陈振东觉得有点恍然若梦,有点不真实。他只是想做点事儿,也没做出啥伟大的事来。有时只是为了泡泡妞啥的。
这次考察的目的地是省城。市里陈振东是不考虑的。那个啥临河水泥远远不如自己的沙头水泥厂,去炫耀吗
就算是省城他们的机器也不一定比自己的先进。派人出去当然不是为了玩,为了放松啥的。是要学习经验,人家之所以能成为品牌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也是此行的目的。
对于李玲来说,省城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就是在这里上大学的。可以说她这个大学是省重点大学。不是一般的地方性大学。
这里有她的荣耀,也有她的苦她的累
今天她又回来了,带着复杂的心情回来了。或许这次能给她带来一段快乐的旅程。在这里她比任何人都要熟悉一些,甚至是陈振东。因为她在课后,在假期就在省城渡过了很多时光。逛街,购物,吃小食,还有看电影她能准确地找到街上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
“厂长我们到了”一个中层干部替李玲提下了架子上的行礼。
这火车站还跟以前一样热闹,貌似不曾因为李玲的去留有所改变。景物依旧世事己非
第一站当然是红叶水泥厂,这是合作伙伴而且还是一个品牌。
本来陈振东要通知红叶水泥让他们派专车来接的。只是李玲不想搞得这样大张旗鼓。还是自己找过去好了。再说她对省城这么熟,陈振东也就同意了她的请求。
李玲就是想再坐坐这里的公交车重温一下以前的大学生活。公交的好处就是随时随处可以下车。而且可以浏览窗外的美景,对于沙头村来的人来说,外面这些钢筋水泥充满着现代感。
公交车用几种语言在报着站名,提示旅客到站的信息。
第一次坐这种公交的厂干部们忍住了好奇静静地看着外边。因为李玲告诉他们在这里不要给城里人瞧扁了就是有啥也得住下之后再说。
这次进城的干部每人一套流行的新衣服。虽然他们自己有点不太习惯,但是外人起码从衣服上瞧不出他们其实是从农村来的。
不过还是有一两个犊子外面是穿的是新衣服,可是穿起来还是那一套,一看就知道他穿不惯这套新衣服。
不过李玲也没时间管这些事儿了。总不能老管着他们吧,他们全是成年人了,而且有些人的年纪比李玲大了一轮。
“哟是李玲”在公交车站上来三个年轻人,一个男的两个女的。当头一个瞧见李玲眼睛一亮走了过来。
“哦,你是杨小芳”李玲也觉得惊呀。随便都能遇得上同学。其实他们都不是同班的,只是同一个年级。
“听说你休学了”杨小芳好奇地问。
“呃。”李玲不想提起这伤心事儿。主要因为李大嘴不在了她才没大学念的。一提休学她就会想起远去的李大嘴。
“那个,靓女,听说你家里出事了”那个男同学不停地打量着李玲。至于李玲的事儿都传遍了整间大学。
有道是好事儿不出门,坏事儿传千里沙头村这么大的事儿还差点上了省报。要不是省里不给报道这事儿,全省都知道了。
“喂,你们就不能聊点别的”杨小芳有点生气了。哪有一见面就提人家的伤心事儿。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抹盐吗
“嗯嗯,说的也是。那个李同学是吧。如果你有困难啥的,可以来找我。我爸是品城的经理借个千把万把的不成问题。”另一个穿着时尚的女生说。
“不用谢了”李玲笑了笑。她现在倒是不缺钱了,缺的就是时间。如果有时间的话她都想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