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不仅南诏入侵我朝边境,连嘉王也反了!”
“什么?嘉王反了?”
“嘉王知道了京城的事,带着兵,一路从徐州打到了潍州。¢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
“嘉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认为是太子对陛下不利,逼得陛下退位,打进京城是为了要还位于陛下。”
“咱们这儿才粘贴皇榜一天,怎么嘉王那里比我们还远,立刻就反了,还打到了潍州?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谁不知道嘉王与太子本就不和,以前有陛下压着,不敢在明面上闹的太大,现在陛下病重,要禅位做太上皇了,嘉王肯定早就坐不住,要和太子一决高下,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当然反的快,清君侧不过就是个起兵的名号而已。”
“看起来恐怕是皇榜还没粘贴到他那里,他早就带着人反了。”
“管他到底是太子还是嘉王当皇帝,咱们小老百姓能过安生日子就好了。”
“……”
月婵听了这个消息,抱着买好的药,早早的等在了村口。_j_i*n*g+w`u¢b.o?o.k!._c`o_m*
一见到康王便奔了过去,“药都找到了吗?”
康王道,“找到了。”
月婵又道,“你听说了吗?嘉王反了。”
康王点点头,“我刚才听到百姓谈论此事了。”
月婵道,“他们说这是嘉王蓄意谋之,皇榜才刚粘贴出来一天,他已经打到了潍州,定是早就生了反心。”
康王牵着马,一边往村外走,一边小声道,“嘉王叔虽然跋扈无比,和太子矛盾极深,但有父皇在位,他们俩一直相安无事,这次嘉王叔先于太子粘贴皇榜公告天下,就已经反了。京城内定然有人洞察了太子的阴谋,告知了嘉王叔,嘉王叔知道了父皇受太子所迫,所以起兵。”
月婵蹙眉道,“现在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两人说着说着,只听得路边一个苍老的声音高呼了一声,“哎哟,米袋子洒了。”
原来是一个老妇人推着一个车,车轮撞上了一个石头,车上装着的米袋子在颠簸中散开了,米洒了一地。_墈`书.屋- ^首!发*
月婵和康王见此情景,连忙前去帮忙,帮着老妇人将米捧起来,装回袋子里。
老妇人连陷进泥土里的一粒米,也不愿意放弃,要用指甲将那最后一粒米挖出来,吹一吹灰,又放进口袋里扎好。
“谢谢,谢谢。”老妇人双手捧着手心的米,满脸堆着淳朴的笑,发自内心的感谢着他们。
“不用谢。”
老妇人将手心的米,宛如珍宝一般放进米袋子里,用绳子牢牢的扎好。然后扶着把手,用力推动车子。
康王道,“老人家,我来帮你把米推回去。”
月婵扶着老妇人的胳膊,“老人家,我也来帮你。”
康王摇头,“不用你来,我一个人就够了。”
老妇人站稳了身子,“那多麻烦你们了,年轻人。”
月婵牵住马,马儿乖巧的跟在他们身后,“不麻烦,我弟弟力气大。”
康王一边推着车,一边道,“老人家,你们家有几个人,一年能收成多少米啊?”
老妇人道,“我们家四口人,我和我家老头子,还有儿子和儿媳妇,每年这样的袋子能收十袋米。”
康王道,“够吃吗?”
“哎,”老妇人叹气道,“反正吃也吃不饱,饿也饿不死。”
月婵眨眨眼,“十袋也不够吃吗?”看弟弟推的这一袋米,还是挺重的,虽然没有其他菜,但是大米还是够四个人吃的吧?
老妇人道,“这十袋还得给地主交租金,给朝廷交皇粮,给官老爷上贡呢。”
月婵道,“总共要交多少?”
老妇人道,“八袋米!”
“啊?”月婵咋舌道,“那岂不是八成都得交出去?自己只能留两袋!!!”本来古代的粮食收成就不太好,种出来的粮食八成都得交出去?辛苦劳作大半年,吃都吃不饱!
康王目光哀痛,“老人家,粮食吃完了你们吃什么呢?”
老妇人道,“平时省着点,草根树皮野菜,挖起来和米一起煮粥吃,只希望能够年年风调雨顺,凑合着不被饿死就行了。”
康王长吸一口气,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