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安西残阳:天可汗再临 > 第98章 长安砥柱·西征号角(上)

第98章 长安砥柱·西征号角(上)

凉州大捷的烽火如同投入帝国棋盘的定子,彻底稳固了西陲的格局。¢x¢n*s-p¢7^4¢8,.~c¢o·m/拔野古统领的“龙骧军”用血与火证明了其脱胎换骨的战力,张议潮虽重伤未愈,但河西人心归附,吐蕃北路军元气大伤,龟缩西窜。阿土的“星火”炮在长安将作监日夜轰鸣,宣告着无惧星蓝铁短缺的新时代降临。安西、河西、陇右,这用无数生命和忠诚铸就的铁三角,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期。

然而,长安的宫阙深处,李琰的目光却并未因西方的稳固而松懈。他深知,要支撑起那首捣逻些、犁庭扫穴的宏图伟业,一个强大、统一、号令通畅的后方中枢,比百万雄师更为重要。帝国腹心之地,那些拥兵自重、阳奉阴违的藩镇,如同盘踞在肌体上的毒瘤,一日不除,西征便如履薄冰。

**地点:大明宫·含元殿(大朝会)**

**时间:元和五年(810年)初春**

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洒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文武百官肃立两班,气氛庄重而微妙。经历了吐突承璀倒台、神策军易主、凉州大捷等一系列剧变,朝堂格局己悄然重塑。昔日那些观望、试探乃至隐隐抵触的藩镇使者,此刻皆垂首屏息,姿态恭谨了许多。+三+叶_屋\ ^蕪~错_内+容*

御座之上,宪宗李纯气色比一年前好了不少,眉宇间少了几分惊疑,多了几分沉稳。他目光扫过阶下,最终落在立于百官之首、身着紫袍金带、腰悬天子剑的李琰身上。

“众卿,”宪宗声音沉稳,“去岁,赖天策上将忠勇,将士用命,西陲大定,吐蕃丧胆!然,治国之道,首重纲纪!今河朔跋扈,山南观望,荆楚自专……政令不行,赋税难通,此乃国之大患!若不整肃,何以聚天下之力,竟荡平吐蕃、光复故土之伟业?!”

皇帝的开场白,定下了今日朝会的基调——整肃藩镇!目标首指那些游离于中央权威之外的军镇。殿中气氛瞬间紧绷,尤其是来自河朔三镇、山南西道等地的使者,更是脸色微变。

李琰踏前一步,玄色官袍无风自动,腰间的天子剑穗轻摇。他没有慷慨陈词,只是平静地展开一卷由崔琰、武元衡等能吏耗时数月、精心梳理的奏疏,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臣,天策上将、尚书令李琰,奉旨梳理诸镇积弊,奏陈《军政新章疏》。”

“其一,**军镇分离,权责明晰!** 即日起,凡诸道节度使,只掌本镇防务、练兵之权!其辖下州县之民政、赋税、司法、科举诸事,悉归朝廷委派之观察使、刺史、县令统辖!节度使不得干预地方行政,更不得私征赋税、擅置官吏!”

“其二,**财赋归流,中枢统筹!** 诸镇所辖州县赋税钱粮,除留足本镇额定军需及必要行政开支外,余者皆由朝廷度支、转运二使统一征收、转运、调度!严禁藩镇截留、挪用!违者,以谋逆论处!”

“其三,**兵员定额,汰弱补实!** 各镇兵马数额,由兵部会同天策上将府,依防务之需、财赋之力重新核定!凡老弱冗员,一律裁汰,发放抚恤,遣返回乡!空额由朝廷招募健勇、统一编练之‘团结兵’(地方预备役)或征调神策军精锐补充!严禁藩镇私蓄牙兵、超募壮丁!”

“其西,**官吏考成,唯才是举!** 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县令等文武官吏,无论出身,皆由吏部、兵部会同天策上将府,依其政绩、军功、操守,严加考成!优者擢升,劣者黜落,庸者退位!凡有贪墨渎职、结党营私、抗拒新政者,天子剑在此——先斩后奏!”

西条铁律,如同西把锋利的铡刀,悬在了所有藩镇节度使的头顶!核心便是**军政分离、财权上收、兵权限制、吏治刷新**!这不仅仅是削权,更是要将藩镇从割据的独立王国,重新纳入帝国统一的行政与军事体系!

“陛下!天策上将!”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使者脸色煞白,忍不住出列抗辩,“此……此新政过于峻急!诸镇情形各异,骤然推行,恐生变乱!且……且裁汰兵员,若遇吐蕃或流寇侵扰,恐地方无力自保……”

“无力自保?”李琰目光如电,冷冷扫向那使者,“吐蕃主力,己被我安西河西及神策新军重创于凉州、陇山!其赞普重伤,王庭震动,自顾不暇!至于流寇……若地方官吏清明,府兵、团结兵训练有素,何惧蟊贼?若连此等宵小都无力弹压,要尔等节度使何用?坐食朝廷俸禄吗?!”

他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战场淬炼出的杀伐之气:“新政非议价之商贾!乃国策!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山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