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泉城之后,周辰就开始给韩复渠擦屁股。¢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老韩在山东确实干了不少实事,但目的还是为了扩充他自己的军事实力,维护他在山东的军阀统治。
同时,也因为中央政府长期克扣拨付给第三路军的军饷,逼得他大肆截留政府税收,横征暴敛,即便如此也没能填满军队这个无底洞。
反倒是因为军队规模的扩大,军费年年攀升,使得积欠兵饷己成痼疾。
此举不仅严重挫伤了部队士气,埋下了内部不稳的祸根,更成为他盘剥地方、不得民心的重要罪证,最终也成为加速其覆亡的催化剂,可谓是饮鸩止渴。
现在周辰既然决定了要用韩复渠,自然就要帮他弥补犯下的过错,严格来说,韩复渠现在己经是先锋军的一份子了,他身上的污点也是先锋军的污点。
当即,周辰下达命令,7月15日,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将向全体指战员发放军饷,对以往拖欠的军饷也会一并补发。此令即刻通报全军。
一旁的韩复渠眼神中闪过一丝庆幸,若自己仍旧冥顽不灵,光是这一招就能够让自己彻底失去军心。`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不过,总司令还真有钱啊!
鲁军5个师加一个手枪旅,再加上地方民团,总计10万人,一个月的军饷就超过了100万大洋,而要填上以往的窟窿,至少需要300多万大洋。
许多人说他韩复渠苛待士卒、横征暴敛,可问题是中央政府给的军饷从来没有足额过,到如今更是每月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这难道也能怪他韩复渠吗?但凡他有周司令一半的富有,手底下的弟兄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同时,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军费开支、强化对山东经济的掌控力,周辰决定加速推进先锋银行的扩张计划。
他下令在三个月内,必须在青岛、济南、烟台等十五个主要城市设立分行,并逐步向县级城镇延伸。
这套金融布局暗藏深意:当银行网点遍布全省后,所有军饷发放、政府人员薪资都将强制使用先锋票支付。
这样便能够通过货币发行权牢牢掌控地方经济命脉,地方的士绅老爷们在想鼓动农民造反,也要问农民兜里的票子答不答应。
但眼下最麻烦的还是,把各个城市的物资储备仓库给填满,只有各地的兑换点能够源源不断的兑换物资,先锋票的信用才能立得起来。¢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
等这一步完成了,他就会用些强制手段来进行推广,比如说税收、军需采购必须使用先锋票,再禁止其他的货币进行流通,减少市场选择。
同时,周辰兑换出了多套化肥生产设备,准备在山东各地建造一批中大型化肥厂,依靠山西与河北的无烟煤、广东云浮的硫铁矿,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硫酸铵,也能兼产硝酸,战时便可转产炸药。
只是这个时代化肥厂的安装、调试等工作耗时繁琐,即便是采用三班倒、并行作业(厂房与设备组装同步进行)的方式,大型化肥厂预计也需要15个月才能够安装完成,中型化肥厂最少也要8个月。
看来,山东的农民今年是用不上化肥了,不过他自己可以兑换一批,明年年初的时候到各地去进行试点,将化肥的效用宣传开来。到时候进行大范围推广的时候,就不会耽误时间了。
这时,周辰才恍然惊醒,自己险些忘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自己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作为一名穿越者,周辰太了解舆论的重要性了。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导民心向背。
为此,《抗日先锋报》的创刊计划被火速提上日程。这份即将问世的报纸不仅肩负着唤醒民众抗日意识的重任,更将成为凝聚知识界力量的重要平台,而对于政府各项政令的实施,也会起到师出有名的作用。
在筹备会议上,周辰对着一众手下耳提面命:“首期刊物除了刊登抗日檄文外,要重点推广左翼文人领袖的进步作品。”
不过,这个计划面临着一个关键环节——必须获得文坛泰斗豫才先生的授权,要不然堂堂抗日报刊,传出抄袭绯闻,实在是贻笑大方。
总不能到时候来一句,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吗?
周辰亲自拟就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电报,再让手下的官员润色一番:“先生文章,振聋发聩。今民族危亡之际,盼以如椽巨笔,唤醒国人。先锋报创刊在即,恳请惠允转载先生大作。”
电报末尾,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