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的拨浪鼓,鼓面上贴着一个小巧的迷你篮球。“这可是你在 NICU 时最喜欢的玩具,每次一摇,你就不哭了。”她轻轻晃动拨浪鼓,“咚咚”的清脆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成功吸引了凯恩的注意力。艾弗森趁机稳稳地按住儿子的胳膊,丹妮丝则在一旁吹起了泡泡,笑着说:“凯恩看,好多小篮球在飞哦!”
就在针扎进去的瞬间,凯恩还是忍不住“哇”地大哭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艾弗森眼疾手快,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蓝莓糖塞进他嘴里,还对着儿子做起了鬼脸,甚至把护臂摘下来,在他眼前晃悠:“你看,爸爸的护臂能当望远镜哦。”苏珊迅速推完疫苗,拔出针,笑着说道:“比上次勇敢多了呢,上次可是哭了整整半小时,把 NICU 的其他宝宝都给吵醒了。”
丹妮丝在给凯恩擦眼泪时,发现他的小手紧紧攥着艾弗森的护臂,上面的“答案”缩写己经被口水浸湿了一小块。“这孩子,跟你一样对护臂情有独钟。”她抬头看向艾弗森,却发现 23 岁的控卫正盯着墙上的婴儿体重增长表,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感慨。表上最高的红线上,赫然标着“凯恩·艾弗森:出生 2.3kg → 1 岁 9.5kg”,这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凯恩顽强成长的见证。
打完针的凯恩在丹妮丝怀里渐渐进入了梦乡,嘴角还残留着蓝莓糖的甜蜜痕迹。苏珊提议带他们去 NICU 看看,“现在的保温箱都是新的,比凯恩那时候先进多了。”艾弗森抱着儿子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微微点了点头。
NICU 的走廊静谧无声,保温箱的指示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苏珊轻轻指着最里面的一个保温箱,低声说道:“那个宝宝和凯恩一样早产,现在也在努力地成长着。”艾弗森放轻脚步,缓缓走近,看到里面的小家伙紧闭着双眼,手指偶尔微微动一下——那场景与凯恩当年的模样几乎重合。他不禁想起自己曾在这里守了整整六周,每一天,在打完球后,他都会穿着球衣匆匆赶来,隔着玻璃,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的每一次呼吸,仿佛那是比比赛胜负更重要的“数据”。
“你看这台监护仪,”苏珊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说道,“凯恩那时候心率一降,这机器就叫得跟警报似的,你比医生还紧张,非要自己盯着屏幕。”丹妮丝靠在艾弗森肩上,轻声说道:“有次你打加时赛到凌晨,赶来医院时眼睛都红了,趴在保温箱上就睡着了,手还伸进去,想碰碰他的小手。”
艾弗森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凯恩,小家伙的手指无意识地抓着他的衣领。曾经那个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早产儿,如今己经能稳稳地站在地毯上,会对着电视里的篮球赛兴奋地拍手。他突然明白,有些“支出”从来都不算浪费——就像当初在 NICU 花费的每一分钱,换来了儿子的健康;而现在球队那 2.07 亿的合同,或许能换来一个让凯恩长大后为之骄傲的总冠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SUV 缓缓驶离医院,此时夕阳如血,将车身染成了一片金黄。凯恩在安全座椅上惬意地咂着嘴,嘴里还残留着蓝莓糖的香甜味道。丹妮丝坐在副驾驶座上,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看苏珊发的,这是凯恩在 NICU 的第一张照片,皱着眉头,像个小老头似的。”艾弗森微微侧头看去,照片里的小家伙紧紧闭着眼睛,却在保温箱的角落里,倔强地攥着一个迷你篮球——那是他第一次来探病时放进去的。
“那时候,总担心他长不大。”丹妮丝的声音轻柔而温暖,“现在倒好,他太能吃了,连体衣没穿几天就小了。”艾弗森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用力,眼神中满是期许:“等他再长大点,我要教他打篮球,教他我的招牌穿花步——但首先得教会他,打针不能哭鼻子。”23 岁的控卫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兴奋地说道:“对了,比利说要搞个‘凯恩粉丝见面会’,让他在中场休息时扔个小球,门票收入就捐给 NICU。”丹妮丝微笑着点头:“这主意真棒,也让他为医院出份力。”
车路过富国银行中心时,他们看到工人们正在挂一幅崭新的海报——上面是艾弗森抱着凯恩的温馨画面,配文是“76 人的两个 3 号”。球迷们围在海报周围,纷纷拍照留念,有人举着“支持涨价”的牌子,有人则在热烈讨论着晚上即将推出的披萨套餐。“看来比利的补救措施有点成效。”丹妮丝指着海报,笑着说道,“你现在不仅是球场上的巨星,还是个‘超级奶爸’呢。”
艾弗森的目光从海报上掠过,落在球馆顶端那面象征着荣耀的冠军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