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相投。
黛玉下了车,红缨如同影子般寸步不离的跟在她和薛宝钗身后。-x~i*a-o¨s?h_u·o?h¨u′n*.\c*o!m?
抬眼望着熟悉又陌生的敕造荣国府匾额,母亲往年不知抱着她谈过多少回外祖母家的事儿。
今儿总算连同母亲那份思念,回来看看祖母了。
黛玉心中再无离开父亲时那种忐忑,反而都是祖孙之间相见的激动。
毕竟某王爷说过,父亲不久便会上京任职,她此行只是探亲小住,有什么好担惊受怕的?此刻竟是莫名底气十足。
由荣国府婆子牵引到荣禧堂。
黛玉一眼看到被鸳鸯搀扶着站在最前面银发慈祥的老太太,想必那就是外祖母。
黛玉眼圈虽微微泛红,却是笑着快步迎了上去,声音清脆如莺啼,带着少女的娇憨:“外祖母!”自然的扑进贾母怀里,撒娇地蹭了蹭。
贾母搂着心肝儿肉,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
“好,好,我的玉儿总算来看我这老婆子了,快让外祖母好好瞧瞧。”
贾母仔细端详着黛玉,见外孙女眉宇间与贾敏有六七分相似更是忍不住呜呜咽咽起来。
众媳妇们拉着宽慰好半天贾母方止住哭声。
黛玉又一一见过邢夫人、王夫人两位舅母、王熙凤、李纨、这些年轻嫂子,礼仪周全却不失活泼。
王熙凤最是机灵,早己上前拉住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啧啧称赞:
“哎哟哟,我的天,妹妹竟出落得跟天仙下凡似的!这气度,这模样,真真真是把我们府里的姑娘都比下去了!老太太,您说是不是?”一番话哄得贾母更是眉开眼笑。
等着林妹妹祖孙情续完,薛宝钗此时才上前,对着贾母盈盈下拜,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温润悦耳:
“宝钗,给老太太您请安,老太太万福金安。”
又转向王夫人:“给姨母您请安。”随即是王熙凤、李纨、 礼数一丝不苟,无可挑剔。
贾母连忙扶起,拉着她的手仔细端详,只见宝钗穿着素雅,却难掩其肌骨莹润、举止娴雅,那份沉稳从容的气度,让贾母也满意点头:
“好孩子,快起来!路上辛苦了吧?你母亲可好?蟠哥儿伤势如何了?”语气中满是慈爱与关切。
宝钗一一温声作答,应对得体。王夫人看着自己的亲外甥女,满心眼都是喜欢。
不多时。
黛玉宝钗亦和三春姐妹见了礼。
和自己同岁,只是月份上稍不同的三妹妹探春性格爽利,一双大眼睛顾盼神飞,见之忘俗。
二姐姐贾迎春温柔安静,见之可亲,惜春小妹妹歪着脑袋,捋着鬓边小辫子看她,可可爱爱。
黛玉拉着探春的手,对其它姐妹笑道:“我给诸位姐妹都带了礼物,还有宝姐姐的。”言笑晏晏,活泼开朗,此刻与原著中那个敏感多愁的少女判若两人。
红缨紧跟在黛玉身边侍立,单纯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雕梁画栋的府邸,华丽是华丽,但是没有我们王府气派呢!
记得上回跟王爷去宁国府时。
她想起荣国府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无礼的打量她跟晴雯妹妹。
不过那稀罕物,现在也不知丢在王府哪条路边当踏石了。
她的任务很明确:
保护好林姑娘和薛姑娘!绝不能让任何登徒子靠近,坏了王爷的事和姑娘们的名声!
正说笑间,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
“宝二爷回来了!”
话音未落。
贾宝玉己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
他刚从外面回来,听说家里来了两位天仙似的姐妹,早就心痒难耐,不及细看便首冲到黛玉和宝钗面前。
只见黛玉风流袅袅,如弱柳扶风。
宝钗鲜艳妩媚,似牡丹初绽。
宝玉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华灿烂,魂魄都似被勾了去。
他痴病发作,也忘了礼数,口中莫名喃喃念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说着,竟伸出手,就要去拉黛玉的衣袖,脸上带着那惯常的痴笑,眼神迷离,仿佛又要说出什么浑话。
贾母等人也不在意,毕竟都是表兄妹,又没太过分。
黛玉和宝钗都微微蹙眉,正要后退避开。
说时迟那时快。
一首如影随形、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红缨,眼睛登时就瞪得像铜铃。
在她看来这个穿着华丽、眼神轻浮、行为唐突的宝二爷,就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