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开明,对小两口务实又省心的安排并无异议。
休假第二天,陆辞就提着大包小裹登了姜家的门。
烟酒、名茶、滋补品堆满了玄关一角。
他郑重地拿出给姜书雅的金饰“五金”,又捧出两套质地精良的礼服,一套给姜父,一套给姜母。
另外还有一行李箱的礼服是给陆家特意给姜书雅备下的,马面裙,旗袍,晚礼服都有。
陆辞连两家长辈会面的酒店,他都提前订好了雅致的包间,安排得滴水不漏。
宴请当晚,华灯初上。酒店包间里灯火通明,大圆桌铺着喜庆的红桌布,精致的餐具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空调送着恰到好处的凉风,空气里浮动着清雅的桂花香气。
陆辞换上了那套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
剪裁完美地贴合着他宽肩窄腰的身形,衬衫领口挺括,衬得下颌线愈发清晰利落。
平日里穿惯了作训服,此刻西装革履,那股子属于军人的挺拔刚毅被包裹在优雅的线条里,竟糅合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气质。
他站在略显喧闹的包间里,像一棵沉默而可靠的白杨树。
姜书雅则一身正红织金的马面裙,裙摆垂顺,行动间暗纹流光。
一枚温润的羊脂白玉簪松松绾起长发,耳畔是莹白的珍珠耳钉,映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温婉中透着书卷气,安静地站在陆辞身侧。
包间里坐满了至亲。除了双方父母,陆家来了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精神矍铄的叔伯、几个年纪相仿的堂兄弟;
姜家这边则是姜书雅的爷爷、舅舅舅妈、叔伯和堂哥堂姐们。
一时间,问候声、谈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陆辞此时像个陀螺,格外殷勤周到。他提着茶壶,穿梭在长辈们的座位间,微微躬身,带着恰到好处的谦恭,给这个伯伯添上热茶,为那个叔叔斟满酒杯。
动作间,包裹在合体衬衫下的肩背肌肉线条若隐若现,流畅而充满力量感。
姜书雅的一个堂姐凑近另一个堂妹耳边,低笑着说了句什么,两人看着陆辞忙碌的背影,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姜父端着酒杯起身,红光满面:
“老哥,嫂子,书雅能嫁给陆辞,是我们老姜家的福气!这孩子稳重、踏实,保家卫国,是真正的男子汉!”
他语气真诚,看向陆辞的目光满是欣赏。
陆父连忙举杯回应,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
“亲家太客气了!书雅这孩子才叫好!懂事、独立,有主见,我们家这小子啊,”他朝陆辞的方向努努嘴,语气亲昵。
“能娶到书雅,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往后他要是敢有半点不好,不用你们说,我先收拾他!”
“就是就是!”陆母也笑着接话,看向姜书雅的眼神充满喜爱,“书雅多好啊,性子温和,又体贴,陆辞常年在部队不着家,以后家里家外都靠书雅撑着,真是委屈她了。”
她的话引来一片赞同的附和声,双方长辈你一言我一语,都在真心实意地夸赞着对方的孩子,为这份天作之合而欣喜。
一片和乐融融中,坐在上首的陆家奶奶轻轻拉过姜书雅的手。
老人的手温暖而带着岁月磨砺的微糙,却极有力量。
奶奶是退休多年的老教师,满头银丝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沉静。
“好孩子,”奶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姜书雅耳中,带着历经世事的温和与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还得是你,能收得了我家这皮猴子。”
她说着,从自己手腕上褪下一个镯子。
那是一只通体碧绿的翡翠镯子,水头极足,色泽温润内敛,在灯光下流淌着静谧而深邃的光华,一看便是经历漫长岁月沉淀的旧物,透着古意和贵重。
奶奶不容分说地将镯子套进姜书雅纤细的手腕,冰凉温润的触感瞬间贴上皮肤。
奶奶拍了拍她的手背,镜片后的目光慈爱而锐利:
“拿着。这下是我们陆家正儿八经的孙媳妇了。要是这臭小子往后让你受委屈了,”
她语气陡然带上几分严厉,扫了正提着茶壶过来的陆辞一眼,“你跟奶奶说!爷爷奶奶给你撑腰!”
这承诺的分量沉甸甸的。姜书雅心头一热,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父母。
姜母眼中带着欣慰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姜父也对她投来鼓励和安心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