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草书,学了两年,来了这个世界后,草书变篆书,改变写法,还是改不掉原来草书的习惯,自然也就丑了。
赵九元道:“此乃廷尉李斯所书,臣将其献于大王,其背后有臣所书,对应的六国文字。”
李斯耳尖发热,昨日他浑浑噩噩离开赵九元府邸,忘了说明那字的作用,和他心中所想。
没想到赵九元竟然洞悉了,今日就在大王面前提及。
“臣先前与大王说,要想政治一统,必先思想一统,思想一统的前提便是文化一统,教育一统,让天下皆认可大秦。”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李斯睁大了眼,尉缭看向赵九元的目光更加欣慰。
谁能想到,这样的话,是从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口中说出。
这个年轻人,比大王还小两岁。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大王,臣附议。”
李斯迫不及待开口:“李斯也曾设想,六国之文字皆承周制,然分裂不均,多有不同,若能书同文,其中之便,不可胜数。”
“诸位觉得如何?”赵九元问诸大臣。
“彩!笔画精妙,繁简得当。”尉缭评价道。
渭阳君深以为然,点头道:“臣附议。”
“彩!”嬴政起身,双手叉腰,踱步到赵九元面前。
赵九元立即起身,其余之人也不敢再坐下。
嬴政抓住赵九元的手,激动道:“此事,便交于先生与李斯,召集秦国文士,编撰新书体。”
“臣领命。”赵九元郑重点头。
李斯拱手:“臣领命。”
渭阳君对此十分感兴趣,想要加入,嬴政大手一挥:“准了!”
书同文是个大工程,对文字的改造,既要承周制,又要新旧有序,结合六国之文长处,使诸国人士,皆能迅速掌握。
李斯心情复杂,赵兄昨日一番言论,险些动摇他一首坚持的法家之至论,今日又在大王面前提携于他,他不知该以何种心态面对赵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