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龙战三千里 > 第二章箭在弦上

第二章箭在弦上

致令全境陷失,今我明朝大军前来,定当赶倭人下海,复藩邦故土。望你我将帅同心,早日克敌制胜。”

李如松听了赞道:“大人所见极是。倭寇跳梁,怎是我天朝大军的对手,居然不识好歹,屡次犯我边关,此番定当一战却敌。”

“噢?请将军说说看,平倭有何良策?”宋应昌这句话压在嗓子眼里半天了,一直找不到体面的机会说出来,此时借机相问道。

李如松闻言一怔,随即心下了然,暗忖,平倭良策,我若没有,怕是这经略大人也不会有什么办法的。但若就此说来,又恐他一介文臣不知变通,倚计争功冒进,还是要让他心知畏怯,放手让我用兵为佳。

心里想着,便说:“用兵之道,需得临阵随机应变,明白敌人虚实方可。预为拟画非吾之长,倒要请大人奇策指示末将。”

宋应昌哈哈干笑数声,想了想只得道:“这个,依我的主见,圣上灭寇心切,你我断不可在此久延,不如近日起程,督三军杀往平壤,一举灭寇,你看如何啊?”

李如松就势点头道:“如此甚好,末将不才,愿担纲首战!”

“好好,正需如此。”宋应昌连连点头,“李参军,子茂将军才到义州,请你把兵部有关这次入朝大军的部署说一下吧,再说说倭兵的情况。”

参军李应轼闻言忙口中称是,取出卷宗上前一步念道:“此次天兵入朝平倭,奉旨行使,兵部总划,以经略大臣宋应昌为主,提督将军李如松,兵分中左右三军。以副将杨元将中军,下统:参将杨绍先率领宁前等营马兵三百三十九名;标下都司王承恩领蓟镇马兵五百名;辽镇游击葛逢夏领先锋右营马兵一千三百名;保定游击梁心领马兵两千五百名;大同副总兵任自强并游击高异、高策共领马兵五千名;标下游击戚金领车兵一千名,共一万零六百三十九名。

“以副将李如柏将左军,下统:副将李宁、游击张应种领辽东正兵、亲兵共一千一百八十九名;宣府游击章接领马兵两千五百名;参将李如梅领义州等营军丁八百四十三名;参将李芳春领马兵一千名;参将骆尚志领南兵六百名;蓟镇都司方时辉领马兵一千名;蓟镇都司王问领车兵一千名;宣府游击周弘谟领马兵两千五百名,共一万零六百三十二名。

“以副将张世爵将右军,下统:本官并游击刘崇正领辽阳营并开原参将营马军一千五百三十四名;原副总兵祖承训领海州等处马军七百名;原副总兵孙守廉领沈阳等处马军七百零二名;原加衔副总兵查大受领宽佃等处马军五百九十名;蓟镇参将吴惟忠领南兵三千名;标下都司钱世祯领蓟镇马兵一千名;真定游击赵文明领马兵两千一百名;大同游击谷燧领马兵一千名;共一万零六百二十六名,另有续到的蓟镇步兵两千八百余名,应援朝鲜军队三千六百名。我军兵力总计将近四万人。”

“我曾听兵部说,朝鲜常备兵力不下20万,这次来援的才几千人,难道真被倭人打光了不成?”李如松皱了皱眉头问。

“是啊,兵败如山倒,不过朝鲜的水军仍在和倭人作战,而且战果不小。在南方,还有不少被打散的军队撤不回来,都进山去了。”李应昌道。

“原来如此。”李如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李应轼合上卷宗,又接着道:“倭人此次侵朝,出动的兵马都是在其本国内战中磨砺出的精兵悍将,共计15万人。据朝鲜大臣柳成龙说,倭兵的火铳尤其难当。与朝兵交战,往往是称之为铁炮军的火铳队伍突前,朝兵的刀剑弓矢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屡战屡败。七月初,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5000骑兵攻平壤,倭人以600铁炮军伏于城内接战,一举射杀我军3000余人,致使祖帅大败而归。”

“铁炮军这么厉害?不就是火铳嘛,咱们好像也有吧?”宋应昌听了面露诧色,不由得眼望李如松。李应轼插言道:“火铳咱们是有的,不过射程和威力似乎赶不上倭国铁铳。后来南海平倭时,得倭制铁炮数杆,倒是照样仿造了不少。”宋应昌唔了一声,这才放下心来。

李如松听二人对答,面如秋水,不动声色,这时呷了一口清茶,问道:“李先生,请问倭人除了铁炮军,还有甚厉害之处?”

“论火器,倭人铁炮军凌厉无比;论刀剑,倭刀之利举世无双;论人力,倭兵虽然以步兵为主,但屡经战阵,非升平已久的朝兵可敌。”

李如松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