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w/.!c-o.m+
“杨大人,外面风大,咱们进舱休息片刻吧。”沈惟敬不失时机地劝道。
“好,好。”二人进了船屋。有随从递上热茶,杨方亨呷着茶,身子渐渐暖和起来,向沈惟敬微笑道:“沈副使,杨某还是初次来倭国,不知倭国风土人情如何,那平秀吉又是何等样人物呢?”
“倭国的风俗现在和中原差不多,当然了,以前是不毛之地,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很落后。起初倭国在朝鲜是有属地的,后来在当地几个小国互相攻伐中被灭掉,唐高宗东征朝鲜时,又在白江口打了倭人一个落花流水,倭人从此不敢再上大陆,还好又过了些年,唐朝有个和尚叫鉴真,带了大批经、耕、织、医的书籍渡海去倭国,一边传播佛学,一边普及文化,使得倭人渐渐开智,这以后两国走动渐多,直到现在。倭国除了和咱们语言不通,其他的也差不了太多啊!”
“这就好,只要他们懂得中华礼仪,双方便可交流,否则像是南洋狮子国生番那样,朝廷派人带了礼物去宣抚,生番不但收了礼,居然把人也吃掉了,那才叫冤呢!”
沈惟敬听了笑道:“杨大人不必害怕,倭人是不会吃人的!不过他们虽然形似中华,但内心实在是阴狠凶蛮,咱们这回去见平秀吉,要想完成册封大典安全回国,在交涉中必须做到‘支吾中国,奉承日本’,这可是我和倭人打交道的诀窍啊,大人不可不知。”
“那是当然,早些年福建沿海闹倭寇,就知道他们不是善良之辈,此番册封,全凭沈副使作主,事成回国,杨某定在圣上面前重重褒奖于你。”
“那就多谢大人了!”
二人对答间,船已经驶到岸边,一行人上了岸,小西行长亲自到栈桥迎接,沈惟敬欢呼一声跑了上去,却不理行长,直奔他旁边一名日本女人,将其搂入怀中。杨方亨见状大惊,心中暗暗叫苦,原来这沈副使比李宗城还好色,完了,再惹得倭人动怒,怕是没见着倭王平秀吉,倒要先去海里见龙王!
谁想小西行长等人并不见怪,反而面带笑容。杨方亨壮着胆子走到近前,沈惟敬得意洋洋的指着那倭女介绍道:“杨大人,这是我在倭国娶的小妾,你看姿色还可以吧?”
那女子生得白嫩肥美,嘴里说着倭话,不住地向他哈腰鞠躬,杨方亨大吃一惊,此时方知沈惟敬果然“精通”倭事,佩服之余心中又有些不安;不及多想,又被沈惟敬拉着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呼后拥往内陆而去。
丰臣秀吉原本想在京都附近的伏见城接见明使,可是年初的一场地震,把个大好城池毁于一旦,连他自己都差点压在下面,所以不得不改在大阪接见。
大阪城是丰臣秀吉心中的梦之城,它应该是豪华的、壮丽的,更应该是日本最美丽的城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动用了6万工匠,用了两年时间建造完工,堪称当时的日本名城。城内代表建筑物天守阁外观五层,内部十层,远远望去,非常高大雄伟。明使一行人进城后,见了也不禁为之叹服。
到了驿馆安顿好,丰臣秀吉的手下大臣德川家康、石田三成、毛利辉元等纷纷上门拜访,见他们言语客气,服饰庄重,杨方亨心神渐渐安定,打起精神来与众人周旋。
沈惟敬则被小西行长找去单独会晤。“沈先生,你的日语说得是越来越好了,每次见面都发现你有新的进步啊!”
“不要说这些没用的话了,我国皇帝是招安的意思,你国太阁却一心以为是你们自己定的那七条,快说说看,这封书到时候可怎么读啊?”沈惟敬急切地问道。
“啊,请放心吧,届时我会让负责翻译的僧人按咱们的意思解释封书。另外,需得让朝鲜人也派使者来朝贺才好,这样才能满足太阁大人的虚荣心。”
沈惟敬并非职业外交使臣,不过无赖一个,哪管后果严重,听了小西行长的话只是点头,心想只要利用双方在汉文上的隔阂,在互相误解的夹缝中求得将东封大典顺利举行完毕,他的任务便算大功告成。他悄声道:“如此甚好。不过千万记住,让通译在宣读我国皇帝的诏书时,将其中的若干句文,凡是和咱们先前所说有抵触的地方,都不要译出。”
“那是当然,否则被人识破,你我都有性命之忧啊!”
“嗯,只要大典顺利完成,我拿到回书交给圣上,就可以安然脱身了,到时候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