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这文章越看越像是在说他!
“我真没说啊!先生别冤枉我!”
诸葛亮气得不轻,心里也犯了嘀咕,对那帛书更好奇了。.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他叫诸葛逸去打听许靖许劭兄弟的住处,自己要亲自去拜访,说不定能看到那传说中的帛书,到时候啥都明白了。
很快,他们抵达下邳内城门,卫兵询问后,诸葛亮说自己乃琅琊人,与陈珪大人相识。
卫兵这才认真地说:“哦,陈珪大人己离职了。”
他们对诸葛亮颇为敬重,毕竟他高大帅气,气质非凡。
“为啥离职?难道徐州不太平……”
“不是!陈珪和陈登大人都淡泊名利,为支持许大人的政策,扶助贫寒人家,不顾士族压力,毅然离职返乡,现己是平民百姓。”
这话让诸葛亮对许甄更加钦佩。
原来如此……
他早年就在徐州,对那儿的情况很了解。
想不到,士族也都支持许大人了?
而且如此奉献,真不简单。
来到许靖和许劭家,只见大片宅院堆满书籍,全是许甄大人的藏书。
两人感动不己。
还意外得了个官位——图书馆管理员。
虽不明这官位何意,但知是许大人特设的。
让他俩用自家后院藏书,还用特殊方法给书编目分类。
他俩还在屋里放石灰防潮,让屋里干燥,好保存书籍。
他俩高兴坏了。
现在书如珍宝,想看都不一定给看。
有钱人家把书藏得严严实实,不让外人看一眼。
除非是铁哥们儿来借,还得按时还。
一般朋友?想都别想。
所以说,藏书楼对那些书香门第太重要了,是学问的根基。
许甄居然愿意把书都给他们管,还能随便看,这待遇太好了!
他俩正专心读书,突听外面护卫喊。
“许靖大人,许劭大人,外面一书生想见你们。”
“不见不见!这都啥时候了,打发走,有事明天再说。”
护卫愣了,呆立不动。
许靖不悦,“咋啦?我说话不管用?”
“不是不是,”
护卫苦笑,“那书生好像料到你们不见,说若拒绝,就说是琅琊的,对帛书感兴趣,特来看看。,叁~叶\屋+ ~唔+错*内,容′”
帛书?
许靖一愣,然后对护卫说:“那你先去找典韦将军,再去请军师,没啥大事别打扰大人。”
“好嘞!”
护卫把典韦和郭嘉叫来了,没一会儿,他俩就到了。
这时候许甄肯定己经睡了,或者正准备睡呢,基本不会出门。
许大人虽然人品好又聪明,但一到晚上就不出门,说是不加班,偶尔出去也是为了买夜宵。
典韦一看门口站着个穿月白袍子的书生,火就上来了,本来他还想在门口打个盹呢,夜班盯梢挺累的。
“你就是想看那帛书的啊?”
典韦大声问道。
诸葛亮听到这声音,笑着转过身,鞠了个躬,一看,嘿,一小伙子,黑衣长发,没戴帽子,跟仙人似的。
诸葛亮心想,这人长得帅气,气质也好,说不定就是写“众里寻他千百度”
的那位。
“我是特地来求看帛书的。”
诸葛亮说。
典韦大手一挥,“有钱没?”
“没有。”
“那你看个啥!”
典韦不耐烦地说,“用我们家大人的话,我佛不渡穷人!”
诸葛亮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觉得这话挺逗。
“我听说,许大人说能为徐州出力,就能看这帛书。”
诸葛亮说。
典韦一听,出力?咱俩都不熟,你出啥力啊?出力不就是给钱嘛?
郭嘉行礼后轻声问:“请问,何为出力?”
诸葛亮回礼,淡淡地说:“我有管理内政的好办法,能让徐州今年大丰收!”
典韦根本不信这话,“你说的这,我家大人也有。”
郭嘉笑着再拜,“愿闻其详。”
诸葛亮说:“徐州现在有三派人跟着许大人,人和名望都有了,农耕工具也改良过了。
但徐州不是兖州,军民一起种田的法子不一定最好。
应该让百姓自己组村,十三到二十户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