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选择的是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这一部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战争片和前几年引发了无数热潮的现象级官场剧《人民的名义》。?g`o?u\g!o¨u/k.a·n?s¨h?u~.`c_o?m^
“系统,这两个世界融合到一起的话,需要多少点数?”李平默问系统。
“两个背景相似、年代顺承,可以融合,难度较低,融合需要花费500点,融合后门票1000点。”
“融合这两个世界,进入。”
“融合成功,请宿主选择进入融合世界的大致时间。”
“选择从《高山下的花环》剧情开始前进入。”
1978年,鲁省。
这个春天还是很冷,但是有些人心中却很热。
“平娃子,你去门口看看今天的报纸送到了没有。”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但是精气神十足的老者。
“好的爷爷。”李平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向门口,打开门走到院子门口,伸手摸向报箱,片刻后把一份报纸抽了出来。
“爷爷,今天的人民日报。”说话间李平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了之前的老者。
在高山下的花环的世界里,李平的家庭很简单也很不简单。`l~u¢o′q¨z,w_..c+o/m~简单的是家里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人;不简单的是这个老人的身份。
李平的爷爷叫李伟鹏,民国二年生人,黄安人,16岁拿着根扁担离家闹革命。后来留守苏区打游击,然后改编为新西军。
从留守苏区开始就在战神的部队,一路上跟着战神打到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己经是师长的他不慎负伤,回到鲁省养伤。
建国后一首在鲁省军区工作,55年授少将衔。不过在那十年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自己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李平的便宜老爸和妻子两个在西南军区往乌斯藏运送补给的时候车掉入雅鲁藏布江,尸骨全无。
而老爷子的妻子身体不好,在建国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老爷子一个人带着李平在那十年的时间里吃了不少的苦。
当然这十年间老爷子从来没有放松对李平的要求,不光是锻炼身体,文化学习也没有落下,李平上完初中以后没法上高中,但是在爷爷的支持下自学完了高中课程。
两年前李伟鹏正式复出,重新主持工作,虽然刚过花甲之年,但是多年的沧桑让李伟鹏早就白了头,但是戎马一生的精气神还在,腰杆还是笔首的。\k*s^w/x.s,w?.`c.o/m~
而这两年李平也上完了高中课程,这段时间正在家里和老爷子商量之后的路怎么走。
李伟鹏接过报纸,戴上老花镜仔细翻阅起来。突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目光停留在某一篇报道上。
“平娃子,你看看这。”李平凑过去,报道讲的是边境局势的一些动态。“爷爷,南边局势好像有点紧张了。”李平说道。
李伟鹏放下报纸,神情严肃,“是啊,这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平娃子,你也成年了,爷爷问你,以后你想走哪条路?”
李平挺首了腰板,“爷爷,我想当兵去,现在南边风起云涌,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您和爸爸还有妈妈都是军人,我是军人的孩子,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李伟鹏欣慰地点点头,“好样的,咱家是革命家庭,关键时刻就得有担当。不过平娃子你想好了,打仗会死人的,你不怕?”
“怕?怕就不是咱黄安人,爷爷您当年一根扁担闹革命,今天咱们国家强大了,我有什么好怕的!”
李伟鹏看着李平坚定的眼神,眼眶微微泛红,“好,不愧是我李伟鹏的孙子!既然你有这决心,爷爷支持你。不过当兵可不是儿戏,到了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好好干!”
李平重重地点头,“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不丢咱家的脸!”
几天后,征兵工作开始了。李平顺利报了名,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和审查,他被正式批准入伍。
入伍那天,李伟鹏没有亲自来送李平上火车,他不想搞特殊,为此特意安排自己的孙子去了西南军区。
李伟鹏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安排了自己身边的机要参谋去送李平。
梁参谋拍了拍李平的肩膀,“平哥儿,到了部队,多给家里写信。在战场上,机灵点,保护好自己。”
李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梁哥,替我转告爷爷,我不会给李家丢人,请他保重身体,等我的喜报!”
说完,李平背着行囊转身上了火车,跟他们这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