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纷繁复杂,与贾瑄所了解的世界截然不同。
突然间,南越国前来称臣,这令贾瑄感到困惑。
他决定先等待影卫的消息,再作决定,绝不能轻易答应南越国的归顺。
春日里,京都草长莺飞,春雨如油般滋润大地。
贾瑄在御书房与老皇帝一同处理奏折。
老皇帝拿起奏疏,目光炯炯。”雄儿,淮西的旱灾和蝗灾,你的批复有些欠妥。”
贾瑄听后笑了,“皇爷有何高见?”
老皇帝手中那份奏疏详细记录了淮西旱灾的情况。
地方请求朝廷拨粮十万石,而贾瑄却批了二十万石。
老皇帝认为,这样的批复过于慷慨。
“雄儿,若是一味满足地方需求,朝廷的尊严何在?朝廷应让他们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皇恩浩荡。”
即使面对灾情,也不能给予过多援助,否则层层剥削下,最终到百姓手中的只会更少。
贾瑄稍显惊讶,随即苦笑,“原来皇爷找我是为了这个缘由。”
“不然还能为何?”老皇帝笑着回应,“雄儿虽才华横溢,但治理国家的经验远不及我。”
一些世家和勋贵并非真的缺粮,不过是想压低朝廷的价格。
只需些许银两即可解决问题,无需额外增加粮食配额。
贾瑄轻轻咳嗽一声,解释道:“皇爷,若真给他们银两,恐怕他们会得寸进尺。
到时候,朝廷岂不是损失惨重?”
老皇帝沉思良久,缓缓点头叹息:“这是无解的局面。”
朝廷束手无策。
难道要对淮西的地方豪族进行血腥清洗吗?
可要是其他地区的世家因此不再为朝廷效力怎么办?
朝廷己经动用了储备粮,万一京城也发生该如何应对?
再者,天下的灾情并非仅限于淮西,各地都需要援助。
若是一个个送粮过去,就算是大周的粮仓也会被掏空。
朝廷越是供应粮食,这些世家就越会趁机抬高粮价,从中牟利。
这样的僵局,即便是老皇帝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世家掌握着大量粮食,也知道他们故意让百姓挨饿,更知道他们想榨取朝廷的钱财,可朝廷就是无力改变现状。
这就是现实。
老皇帝摇了摇头,说:“雄儿,你还年轻,等你涉足政务便懂了。”
稍作停顿后,老皇帝接着说道:“二十万石粮食远远不够,淮西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如果不投放银两,粮价势必飙升,最终还是百姓遭殃。”
贾瑄认同地点了点头。
他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道理很简单,世家囤积的粮食多到令人发指,都是通过兼并得来的。
如果任由他们自由出售,价格必然奇高。
但朝廷可以出钱收购这些粮食,再以低价卖给百姓。
这样相当于为百姓兜底,即使亏损也要将粮食从世家手中抢回来,确保百姓有饭吃。
如果朝廷不这样做,世家只会不断抬高粮价,压榨百姓,最后导致百姓吃不起饭,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
那种情况,是朝廷不愿见到的。
“所以我们只能忍痛承担损失?”
贾瑄有些愤懑。
老皇帝苦涩一笑:“雄儿,做皇帝的要有长远眼光,这些世家几乎垄断了大周的知识阶层。
就算朝廷创办了白鹿书院,也只能勉强与他们抗衡罢了。”
贾瑄眉头紧锁。
忽然想到,这个世界并无唐朝,也无黄巢大规模天下世家之事。
在那混乱的五百年间,世家大族扶持各方势力,轮番登场。
世家大族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贾瑄虽明白这一点,却不知为何世家能掌控朝局,即便有白鹿书院这样的存在,也无法抗衡世家。
贾瑄疑惑地问:“皇爷,为何世家如此有底气?难道不怕被清算吗?”
老皇帝回答:“他们料定我们不敢动他们。”
“为何?”
老皇帝看到贾瑄对此一无所知,露出笑意。
这才对,这样才显得他是皇爷,才是需要教导孙子的人。
想起之前贾瑄太过聪慧,让他有些无从下手,担心自己什么也教不了。
但现在看来,还有很多东西可以传授。
老皇帝解释道:“朝廷虽有白鹿书院,但它是最高学府。”
贾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