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一个小白的中医之路 > 第 35 章 人体太极图

第 35 章 人体太极图

窍于口,其华在唇。

消化食物,吸收精微物质(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

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上输至心肺,化生气血,滋养全身。

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出血。

脾化生的气血滋养肌肉,使其丰满有力。

脾虚则口淡无味,脾热则口甜、口臭。

脾虚则唇色淡白;脾热则唇红干裂; 脾湿则唇肿、糜烂。

在中医理论中,小肠与心相表里,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同时与体液代谢、二便调节密切相关。

小肠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糜(“胃主受纳,小肠主受盛”)。进一步消化食物,分离精微物质(营养)与糟粕。

吸收水谷精微(清),上输于脾,化生气血。(分清)

将食物残渣(浊)下传大肠,废水渗入膀胱。(别浊)

小肠吸收水液,参与体液平衡,与脾、肾协同调控水湿。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水分,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大肠在形成粪便的过程中吸收水分,影响全身津液分布。

肺气肃降助大肠传导;大肠通畅则肺气宣发无阻。

大肠与肺的关系

肺气不足→大肠传导无力(气虚便秘)。

大肠实热→肺热咳喘(如用“宣白承气汤”通便以平喘)。

大肠与脾胃的关系

脾虚生湿→大肠湿滞(慢性腹泻)。

胃热下传→大肠燥结(热秘)。

大肠与肾的关系

肾阳不足→大肠虚寒(五更泻)。

肾阴亏虚→肠燥便秘(老年性便秘)。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与肝相表里,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等重要功能。

其生理特性可概括为"中精之腑"、"中正之官"。

接下来是膀胱。膀胱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储存津液,二是通过气化作用排出尿液。

所以人体这一条下降的路线是从肺到胆到胃到小肠到大肠。

这只是人体下降的其中一条路,因为肺朝百脉,所以其实不止一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