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技能所需的名道点都不多。-k/u`n.l,u^n.o*i*l,s\.¨c·o+m·
滑轮弓製作提升到极限只需310点,而基础弓箭射击提升到极限也只需要1500点。
只是昨天將炼身拳提升到大成,去3500点,现在手里只剩下691名道点。在將滑轮弓製作提升到极限后,就只够將基础弓术提升到精通。
但精通层次也已经足够强了。
沈安用买来的材料重新製作了一把滑轮弓,这次做出来的滑轮弓,和一开始製作出的那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如果说之前做的那把是小学生的手工作业,现在沈安手里的这把至少也能算得上是精良的军工品。
精准度高、握把手感好、外形虽然还没做多少修饰,依然美感十足。
沈安拿著弓去了趟南风武馆,让武馆的僕人从库房搬来一个草靶,试著射了几箭。
五十米远距离,除了第一发需要校准射歪了,后面每一发都轻鬆命中草靶。
一支支雁羽箭轻轻鬆鬆便穿透了草靶,钉在了后面的围墙上。
沈安估测了下,这一把滑轮弓的拉力约180斤,实际对应传统弓的拉力估计在250斤左右。
至於有效射程,估计至少也有三四百米。
有了滑轮弓製作这项技能,沈安脑子里又冒出了许多想法。
比如製作箭矢、手弩、左轮手枪,又或者尝试亲手锻造一把刀等等。
当然,这些只是设想,沈安不会把名道点浪费在这些东西上面。
明天就是擂台比武的日子,而白鹤年今早也已宣布,会让三师兄周涛参与擂台比武。
本来白鹤年是不怎么愿意插手这件事,但一边要给金爷一个交代,周涛自己也主动提出要参与擂台比武,於是白鹤年也就答应了,並叮嘱周涛输贏胜负不重要,打不过就认输。
第二天,擂台比武如期举行。
现场人山人海,渝城中央的十字路口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场的观眾大都是江湖人士,一个个携带著刀剑棍棒。
一眼望去,至少有上千人。
路口周围几家三层高的大茶馆里也坐满了人,气氛热火朝天。
有三方占据了擂台周围最前端的位置,分別是以金爷为首的渝城武行和连船坞和铁鹰门两个外来大帮派。
沈安站在白鹤年身边,听著周围江湖人谈论,认识了各路江湖大佬。
这一场擂台比武出乎意料的顺利,双方都没有再使任何阴招。
十场比武了不到半日,在正午之前就顺利结束。
最终的结果是六比四。!q_i_x′i^a.o-s!h~u\o`..c,o¢m+
连船坞和铁鹰门都贏三场、输两场。
武行这边贏下的四场,两场属於金刚武馆,一场属於廖家武馆,最后一场是南风武馆。
三师兄周涛的对手是一位来自铁鹰门的年轻人,一手鹰爪功十分凌厉,实力跟他旗鼓相当。
最后却以一招之差被打落到台下,南风武馆因此贏得了那一成份额。
输了四场比武,对面的方老大和陈釗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早有预料,沈安將二人的表情看得真切。
就好像这十场擂台比武的胜负,提前就已经定下了。
擂台比武结束,金爷登上擂台宣布比武结果,总结陈词,盖棺定论。
在场吃瓜的江湖人纷纷兴尽离去。
方老大和陈釗脸上带著笑容,上前邀请武行眾人参加宴席,金爷率先答允,其他武馆主们也只好跟著答应。
气氛从原本的剑拔弩张,变得一团和气,仿佛之前发生的算计、威胁和廝杀都不存在似的。
这就是江湖啊。
方老大和陈釗包下了城里最大的酒楼,大宴宾客,足足摆了几十桌。
宴席结束,武行的弟子们各自散去。
金爷为首的十二位武馆馆主则又去了趟金刚武馆,商议那三成码头生意份额的归属。
很快,渝城本地大小江湖势力纷纷赶来金刚武馆。
金刚武馆內举行了一场渝城內部的拍卖会,码头生意的三成份额进行了三轮拍卖。
至於另外一成则由金刚武馆保留。
金刚武馆只占股份,不做生意。
最终,南风武馆贏来的一成份额,被同义鏢局以六万银元的价格拍下。
另外两成份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