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干的可多了,我会帮爷爷下去拔草,帮奶奶分野菜,帮娘亲做饭和喂,我还会扫地。”
月晴边听边笑着:“真是厉害的孩子,姑姑今天开始也要向你学习,要不今天我就帮你干活吧,小方儿这么厉害,一定能教姑姑怎么干活。”
“嗯。”小方儿点头。
“好,咱们快吃饭吧,吃完饭干活。”
月晴把碗拿到自己跟前,问道:“你吃了吗?”
小方儿点头:“吃了,姑姑快吃吧。”
月晴闻言端起碗开始吃,刚喝了两口便见方儿咽口水,看着碗里的粥这么稀,估计他是没吃饱。
“姑姑病刚好,不能吃太多,方儿帮我吃一点吧,你一口我一口怎么样?”
小方儿道:“娘说,太奶奶刚走,咱家还没缓过来,咱们粮食不多,今年的粮食还没收成,每个人都不能多吃,否则别人就不够了。”
这个大嫂人真的不错,一点也没有偏心自己的孩子,明明小方儿是家里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孙辈。
“没事,这不算多吃,是姑姑实在吃不完,你不吃就浪费了。“
小方儿做无奈状,“好吧,那我帮你吃几口。”
月晴把碗给他。
二人分着把粥喝了,小方儿今天终于吃了顿饱饭,心情非常不错,对自己这个姑姑更亲近了些。
饭后月晴和他一起洗碗,一起收鸡蛋,一起收拾房间,一起扫院子。每干完一件事,月晴就夸小方儿教的真好,自己完全能学会,小方儿被夸的止不住的笑。
两人一起在院子收拾菜园子的时候,老二回来了,月晴没见过,直到方儿跑过去大喊“二叔”。月晴才明白这位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看着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长的很是俊俏。
身上虽然也穿着粗布衣衫,但头发衣服打理的很整齐,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月晴。
“小妹,你好了?”
月晴大方的走上前说话:“快好了。”
老二叫赵承启,一听名字就很讲究,这家孩子的名字都不算太差,没什么牛呀、壮呀的之类的字,老大叫赵承仁,老三叫赵承胥,老四赵承昊,小方儿则叫赵靖方。没一个像是小乡村里的名字。
赵承启松了口气道:“我还担心没把大夫请来,妹妹的伤该怎么办呢,太好了。”
方儿这会已经完全喜欢这个姑姑了:“大夫不来吗?”
赵承启看了他一眼,对月晴道:“镇上的三个医馆我都跑了,没有大夫愿意到咱们村子里来,我在城里的好友给银子也不行,除非把妹妹带到镇上去。”
月晴眼睛一转,要是到镇上的话,对这里的风土民情以及一系列事情了解的就更多了。说不定还能看看有没有岳家的标记,岳池不是说岳家的商铺遍布天下吗。离魂前岳池交待过如果遇到事一定要找岳家的人帮忙,虽然自己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提前知道有没有他们的人也是有备无患,谁知道有没有万一呢。
浅露说过使者令能让所有山庄的人服从,到时候如果自己不想露面,也许可以利用这使者令找个中转人。
想到这月晴立马道:“二哥,我觉得我身体状况能到坚持到镇上去,我虽然起来,但有时还是觉得头有些疼,不如跟你一起到镇上去看看。”
赵承启点头:“也好,我已经跟我那好友说过了,到时候先借他些银子看病。”
说完面上有些落寞,月晴想着他这个年纪正是好面子的时候,估计向别人借钱让他有些难受。-精_武′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总借别人的钱不好,不如我们自己想办法采些果子到镇上卖了凑些银子。”
赵承启道:“借他的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在城里抄书,会慢慢还给他的,小妹不用操心钱的事。”
这个二哥也是真心为自己好,月晴欣慰点头。
“二哥,你一路跑回来,累了吧,快进屋里休息吧。”
“我不累,前些天拿回来的书还没有抄完,我先回屋去抄书,小妹,你刚好,也不要累着了。”
“老躺着不舒服,我正在让小方儿带着学干活呢,我这摔伤一回,想明白了不少事,以前是我不懂事,以后我会慢慢变好的。”
赵承启狐疑的看着她,似乎没完全相信她,但到底是自己的妹妹,也没多说什么。
“也好,别累着就好。”
说着进了主屋。
方儿说过,二叔、三叔、四叔都跟爷奶挤在主屋里,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屋子给他们住。
老四还小好说,老二和老三年纪都大了,尤其是二哥,这么大年纪了,按说在这个时候应该结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