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二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急。′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鹅毛大雪从黄昏首下到深夜,将濠州城的街巷覆盖得严严实实,连守城士兵的脚步声都被厚雪吸走,只剩下巡逻灯笼在风雪中摇曳,像鬼火般忽明忽暗。
李默然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袍,站在亲兵营的哨塔上,望着对面孙德崖营地的方向。那里漆黑一片,只有中军帐的位置亮着一点微光,像只蛰伏的野兽在舔舐爪牙。三日前,郭子兴在议事时提出要“统一粮秣调度”,孙德崖当场拍了桌子,说郭帅是“手伸得太长”,两人争执到最后,孙德崖摔门而去,帐外的积雪被他踩得咯吱作响,像极了此刻李默然的心跳。
“李大哥,雪太大了,下去歇歇吧。”朱重八提着件蓑衣爬上哨塔,僧袍下摆沾满了雪水,冻得硬邦邦的。他将蓑衣披在李默然肩上,粗糙的手指不经意间触到对方后背,那里的棉袍早己被冷汗浸透,“孙德崖那老狐狸就算要动手,也不会选这种鬼天气。”
李默然摇摇头,目光依然锁定在那片黑暗中。他从怀里摸出块木炭,在哨塔的木板上画了个简易的濠州城防图——这是他用现代绘图法重新绘制的,标注着各营的布防、粮仓的位置,甚至连水井的分布都一清二楚。此刻他的指尖正点在孙德崖营地与郭子兴中军帐之间的那条窄巷上,那里堆满了过冬的柴火,是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越是这种天气,越容易出事。”李默然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雪能盖住脚步声,也能盖住血腥味。”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犯罪纪录片,恶劣天气总是犯罪的温床,乱世里的刀兵相向,本质上与那些犯罪并无二致。
朱重八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风雪模糊了视线,远处的营垒像团巨大的墨渍。“郭子兴和孙德崖斗了这么多年,早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忽然冷笑一声,白气从唇边喷出,迅速消散在风雪中,“上次孙德崖被元军围困,郭子兴按兵不动,若不是我和徐达偷偷带了三百人去救,他早就成了元军的刀下鬼。现在倒好,转过头就想咬郭帅一口。”
李默然握着木炭的手顿了顿。他知道朱重八说的是实情,但也清楚郭子兴并非全然无辜。红巾军起事之初,郭子兴靠着“弥勒降生”的谶语聚拢人心,却在占据濠州后沉迷享乐,连自己的亲兵都敢克扣军饷——若非他用审计法查出郭勇的贪腐,恐怕此刻粮秣营早己成了空壳,哪还有底气与孙德崖抗衡?
“他们斗的不是对错,是权力。”李默然将木炭扔出哨塔,炭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坠入茫茫雪幕,“就像这濠州城,谁占了中军帐,谁就能说了算。”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隐约夹杂着刀剑碰撞的脆响。孙德崖营地的方向亮起一片火光,不是灯笼的昏黄,而是熊熊烈火的赤红,瞬间映红了半边夜空。
“来了!”朱重八猛地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刀身在雪光下闪着凛冽的寒芒,“我就知道这老狐狸靠不住!”
李默然的心跳骤然加速。他扶着哨塔的木栏往下望去,只见孙德崖的亲兵举着火把,正朝着郭子兴的中军帐冲锋,火把的光在雪地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像无数条毒蛇在爬行。.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郭子兴的卫队显然没料到对方会突然发难,仓促间组织的防线摇摇欲坠,几个士兵刚举起盾牌,就被乱箭射倒在雪地里,鲜血瞬间染红了身下的白雪,触目惊心。
“吹号!召集亲兵营!”李默然转身就往塔下冲,棉袍被风掀起,露出里面贴身穿着的软甲——这是马秀英昨日硬塞给他的,说是“防着点好”,当时他还觉得多余,此刻却庆幸自己听了劝。
号角声在风雪中穿透力有限,但亲兵营的士兵还是很快集结起来。徐达提着柄长槊站在队伍最前面,脸上沾着雪粒,眼神却像燃着的火:“李兄弟,下令吧!老子早看孙德崖不顺眼了!”
李默然望着眼前这群士兵,他们大多是淮西来的农民,脸上还带着菜色,握着武器的手冻得发紫,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反而让混乱的思绪清晰起来:“徐达带左队守住粮道,绝不能让他们靠近粮仓!朱重八带右队从侧翼迂回,绕到孙德崖背后放火,不用大,能乱了他们的阵脚就行!剩下的人跟我来,支援中军帐!”
“是!”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落了哨塔上的积雪。
李默然拔出腰间的弯刀——这是郭子兴赏赐的战利品,比普通士兵的兵器轻便锋利。他回头望了眼孙德崖营地的火光,又看了看中军帐方向的厮杀,忽然想起马秀英说过的话:“红巾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