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 第147章 朱元璋撂挑子:有事找你舅去

第147章 朱元璋撂挑子:有事找你舅去

正月初四,新年开朝。嗖餿暁说旺 首发

马天天微亮就进宫,参加新年第一回早朝。

宫门前的侍卫换了新甲,目光里却带着几分审视。

毕竟是太子监国后的第一个早朝,连守门的禁军都透着股不同寻常的谨慎。

奉天殿内早已站满了人。

百官们穿着簇新的朝服,没人敢交头接耳,连咳嗽都压得极轻。

御座空着,皇帝果然没来。

而御座之侧,那张紫檀木椅上,朱标已端坐其上。

“太子殿下临朝。”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落下,朱标抬手示意百官平身。

他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新年伊始,诸卿辛苦,有本启奏吧。”

吏部尚书日本便捧着奏折出列。

语速平稳地奏报着各地官员的考核结果,从京官到外藩,条陈清晰,末了还特意提了句“江南三府知府任期已满,考绩皆优,恳请殿下恩准留任”。

朱标听完,只是淡淡点头:“留任之事,着吏部拟文报备便可。”

紧接着,户部尚书曾泰上前,手里的账册厚得像块砖头。

他先是躬身贺喜新年,随即话锋一转,眉头皱了起来:

“启禀殿下,去年陕西布政使司奏报雪灾,灾情比预估的更重。今春粮种缺口约三万石,各地粮仓调拨后仍有亏空,需从国库补调。可国库现存粮,还得预留北疆军饷,实在是…”

“军饷的事,稍后兵部一并说。”朱标打断他,“粮种缺口,先从应天府周边府县调运,务必赶在春耕前送到。至于国库,让户部把去年秋粮的入库明细再核一遍,孤要亲自看。”

曾泰应声退下,额角已冒出细汗。

马天站在列里,看着太子鬓角那几缕银丝,心里微微发沉。

他记得去年秋猎时,朱标还没那么多白发,如今不过数月,眉宇间的疲惫都重了许多。

兵部尚书紧随其后出列,奏报的事更棘手。

北元残部在开平卫一带集结,边关斥候传回消息,对方似乎在打造攻城器械,辽东都司请求增派火器营支援,可工部新造的火铳还在调试,弹药也不足。

“殿下,若要驰援,需即刻调拨三万石粮草、五千杆火铳,还有”他迟疑了下,“镇守辽东的冯胜将军奏请,让其侄子冯诚暂领指挥佥事,协防关口。\e^x?i·a?o`s,.-c-o!m?”

这话一出,殿内静了静。

冯胜是淮西旧将,朱元璋早年便不喜他拥兵自重,如今让其侄子掌兵权,无疑是敏感事。

朱标沉默片刻,道:“火器营的事,着工部三日内向孤回话。冯胜的请求搁置,待孤与李太师商议后再定。”

他说这话时,目光不自觉地扫向站在侧首的李善长。

那位老相国垂着眼帘,花白的胡须在胸前微微飘动,似乎对殿内的议论充耳不闻,直到太子提到自己,才缓缓抬了抬手,算是应下。

马天顺着太子的目光看去,心里咯噔一下。

从早朝开始到现在,各部奏事的内容堆成了山,从粮种到军饷,从官员任免到边关防务,连礼部都提了句“安南遣使朝贺,贡品清单需核定”,可自始至终,竟没有一个人提到“戴良”二字。

那桩闹得满城风雨的午门命案,那些天百官叩阙的声浪,像是随着年节的爆竹声一起散了。

他不由得暗叹:李善长这老狐狸,果然有手段。当初跟太子说他去说服文官,还真搞定了。

“还有奏事的吗?”朱标的声音拉回了马天的思绪。

他看着太子揉了揉眉心。

户部的粮、兵部的兵、工部的器械,桩桩件件都像打了结的麻绳,缠得人喘不过气。

早朝后,朱标留下了李善长和马天。

殿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朱标眉宇间的倦意。

他摘下冠冕放在案上,露出额角一道浅浅的压痕,自嘲地笑了笑:“原以为监国不过是批批奏折,今日才知,父皇当年每日面对这些,是何等滋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