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老师荀子曾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狐^恋¨蚊^血~ .追¨蕞.歆?章_截*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下王朝变幻,商朝国祚五百年,周朝国祚八百年。昔年武王伐纣,乃是得道多助,亦是纣王暴虐无道,失之民心,天下大势尽去。”
“而今大秦看似国强,实则民穷,甚至于民不聊生。大秦首要任务,必须使得国强,同时民富。如此一来,大秦百姓才会无条件的相信大秦,相信大王。”
“天意难违,而民心可控。大秦的律法严苛无错,但不能只严苛于庶人,要将朝堂百官,各地贵族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让百姓不被虐待,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看到大王的英明。”
说到这里,李荆轲的话语微微一顿。
控制民意,他自然有更简单的手段,散播流言,空口许诺等等。
但大秦始终是要掌控天下的。
要真正得民心,就必须给人们做实事。
若是用虚假的手段操控百姓,短时间内或许看不出什么异样。
但是等到时间一长,势必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轰然倒塌,而且会引来反噬。
而李荆轲觉得得到民意的方法很简单。
那就是先让人们富起来。
至少要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好,成年人都有工作,小孩子能去读书,老人能有人赡养。`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农民,工人,商贩...这些底层人民,都该赋予他们生而为人的权力,在律法之上将他们跟那些贵族老爷大人们一视同仁。
而且劳役,赋税等东西都需要大改革。
唯有这样,人们才能意识到嬴政,或者说是大秦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民如子。
当李荆轲说完这些之后。
嬴政的表情却是略微有些复杂。
“先生所说,可是所谓实现儒家所说的天下大同?我大秦以法治国,如此一来,怕是要修改诸多律法。而且天下之民何其之多,若是想让天下之人都富起来,短时间内恐怕是难以实现。”
在这之前。
嬴政一首觉得李荆轲跟儒家不对付。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如此,李荆轲虽然讨厌淳于越那些儒家博士,但似乎也能吸取儒家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这天下是大王的天下,是大秦的天下,但归根结底,还是天下百姓的天下。王朝更替,江山易主,百姓不变,得民心者得天下。”
“政哥你之前应该也跟有些大臣商议过,在一统天下之后的某些政策吧?”
嬴政点了点头:“寡人确实是准备了一些计划,不过那都是在统一天下之后的事情了。!t.i.a-n¢x+i*b`o¢o/k~.^c¢o′m.但跟先生你所说的目标来说,寡人的计划倒是显得有些短浅了。”
嬴政准备变革。
但之前他并没有打算变动官员和贵族们的利益。
因为一旦吞并六国,天下势力必定动荡无比,届时他还需要官员和贵族们的支持,去平定那些叛乱。
而为了稳固统治,李斯提议过在将天下一统之后,可以将关中老秦地区之外的劳役和赋税加重一些,使得天下百姓无力反抗。
至于让天下百姓富起来,这件事不仅他没想过,就连李斯等大臣也从未提过。
要知道,李斯的老师才是荀子。
这种道理,按理来说李斯才是最懂的才对。
嬴政喃喃道:“这些事情,李斯等人也肯定知道。但从未跟寡人说过,而且还提议要更加压迫天下百姓......想必,这是触及到了这些大臣的利益。”
李荆轲平静说道:“大臣们和贵族是利益竞争关系,但这些利益除了大王您赏赐下去的权力和金钱之外,更多是还是他们靠着剥削普通百姓而得来。若是他们没有胆子跟您争权,那就只能靠您颁布诸多政策,压迫百姓,获取利益了。”
嬴政心中恍然大悟,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此时也深刻理解到了“君为舟,民为水”的道理,如果天下百姓承受的压力过大,民水就会沸腾,会将大秦这艘战船彻底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看来,寡人之前与李斯等人商议的诸多国策,确实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改了。”
嬴政喃喃自语道:“至少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过度压迫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寡人还希望我大秦能够辉煌千年万年。”
正当嬴政沉思之际,他突然想起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