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虽然袭人心中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但她惯会做人,不会在面上显露,反热心地安排着麝月、秋纹等人将园中湖心亭用纱幔围起,又备好了茶点果品,还特意熏了林黛玉素日喜欢的百合香。¨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薛宝钗带着莺儿早早到了,见亭中陈设雅致,笑道:“难为袭人想得周到,连挡风的纱幔都备好了。”
袭人见了薛宝钗,想着府里近来的传闻,什么“金玉良缘”之说,大家都是精于算计的人,自然明白这必是薛家母女的打算。她是知道宝玉的性子,最不耐烦这种功利心很重的算计。
但此刻,袭人却觉得,或许这“金玉良缘”正是个机会——若宝玉娶了薛宝钗,以后定然会相看生厌,届时薛宝钗就是下一个“王夫人”,自己就能独得宝玉的宠爱,成为下一个“赵姨娘”。
想到这里,袭人眼中闪过一丝计较,脸上却堆满殷勤笑容:“宝姑娘说笑了,这都是奴婢分内的事。二爷常夸宝姑娘最是体贴人,我还得向您学呢。”
薛宝钗却似未有察觉,只温婉一笑:“袭人姐姐过奖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说笑声。只见紫鹃扶着林黛玉缓步而来。林黛玉披着月白绣梅花的斗篷,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如新月清晖。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她们身后跟着湘云、三春姐妹以及各自的丫鬟,再后面则是晴雯、香菱、既白等海棠苑的丫鬟。
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的装束,眼前一亮,连忙上前相迎,“林妹妹来了,快过来坐,这亭子己用纱幔围起来了,不会有风的。”
林黛玉缓施一礼,谢道:“多谢宝二哥了。”
等林黛玉坐下后,贾宝玉的眼神又被香菱和既白所吸引,香菱娇憨可爱,既白清冷出尘,各有风姿,令贾宝玉一时醉了痴了。
众人都己见怪不怪了,只有薛宝钗微微蹙眉,轻咳一声道:“宝兄弟,茶凉了。”
宝玉这才回过神来,讪讪地接过茶盏。他有心想问这两个丫头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又顾忌林妹妹还在现场,只得先按下心思。
探春见亭中气氛有些沉闷,忙开口笑道:“适才老太太说了,往后天气要越发冷了,让我们聚完这次宴会,便将诗会先搁置着,待明年天气暖和了再重新起社。”
贾宝玉闻言,脸色更加黯淡。他望着林黛玉平静的侧脸,突然觉得这次宴会索然无味,仿佛一场即将散场的宴席。
席间都是金陵省出众的人物,言谈爽利,妙趣横生,将聚会的气氛推到了高潮。~x!t¨x′x-s′.~c^o,m*
后来又说到了风景,薛宝钗也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说到了金陵老家各处的景致,左一句我在金陵老家,右一句我跟妈妈外出祈福上香,一幅天真烂漫的样子。
唯有林黛玉想起自身的处境,以及那日父亲书信的谆谆教诲,不觉面有悲戚之色,想是起了思乡之情。
救场小能手探春适时地岔开话题,提起茶壶往黛玉的杯子里添了添水,“前几日听姨娘说,老爷的亲随去了一趟扬州,不知姑父身体可还好?”
林黛玉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多谢三妹妹记挂。父亲来信说身子尚可,只是...只是公务繁忙,不得闲暇。”
“姑父身系要职,自然公务缠身。”探春温声接道,“不过有林姐姐这样贴心的女儿时时记挂,姑父定然欣慰。”
林黛玉勉强一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这时,贾宝玉献起了殷勤,将台子上己经剥好了的蜜桔放入了林黛玉面前的果盘里,“林妹妹,这是今早刚送来的蜜桔,甜滋滋的,你尝尝...”
“多谢宝二哥。”林黛玉轻声道谢,却并未伸手去取。
紫鹃在旁见机地上前,将蜜桔连同果盘一起端走,“姑娘身子刚刚好一些,吃不得凉的,这桔子奴婢先拿去温一温。”
“是我不仔细了,”贾宝玉并未觉得有何不妥,递过来一个茶盅,“这是用蜂蜜煨过的秋梨,温润养人,正适合林妹妹。”
紫鹃又上前接过,说道:“只怕有些烫了,待冷一冷能入口了,姑娘再喝吧。”
亭中众人一时都有些诧异:紫鹃一向懂事,怎么这次却不知尊卑,连连做出这等没有规矩之事?
而且林黛玉没有出言驳斥,显然是默认了此事,这也与她性子大相径庭。
贾宝玉见自己的好意被紫鹃所阻,心中很是不快,他虽然待丫鬟们宽和,却也容不得这等欺上之举,“紫鹃,你可知你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