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家族千年,从开发台湾开始 > 第36章 慈母垂泪 明珠笑靥

第36章 慈母垂泪 明珠笑靥

x\4/0\0?t!x·t*.?c`o,m′李明则依偎在母亲怀里,好奇地看着哥哥和爹爹玩闹,偶尔发出咯咯的笑声。

李穗坐在廊下,就着灯光翻看一本画册,不时抬头看着玩闹的父子俩,唇角含笑。孔莹莹抱着李明,与九江公主低声细语,目光温柔地追随着丈夫和儿子。

夜风微凉,吹拂着庭院中盛放的晚香玉,送来阵阵甜香。孔莹莹走到玩累了的李稷身边,拿出手帕,自然地替他擦拭额角的薄汗,轻声问道:“累不累?”

李稷握住妻子的手,看着她温婉依旧、却因操持家事和养育幼子而更添韵致的脸庞,眼中满是感激与深情:“不累。有你和孩子们在,有娘和穗儿在,有爹在,回到这里,才真正觉得…回家了。”

他环顾着这灯火温馨、笑语晏晏的庭院,只觉得襄州三年的风霜、尚书省初任的压力,都被这浓浓的亲情与安宁洗涤一空。这便是他无论走多远、站多高,都最想守护的港湾。

尚书省公务虽忙,但李稷归家数日后,首要之事便是携妻儿前往曲阜县公府,拜见岳父岳母及祖父孔颖达。这是礼数,更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孔府依旧弥漫着浓郁的墨香与书香,与永兴坊驸马府的温馨烟火气截然不同,更显庄重肃穆。孔颖达虽年事己高,精神却依旧矍铄,眼神睿智深邃。

他端坐堂上,看着孙女婿李稷沉稳干练、不骄不躁的气度,再看着曾外孙李启活泼伶俐、李明乖巧安静的模样,老怀大慰,捻须颔首,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

“稷儿在襄州所为,老夫己尽知。”孔颖达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兴水利,劝农桑,重教化,行务实之政,利一方之民。此乃为官之本,亦是修身之要。

尚书省位在中枢,掌文案稽失,关乎国本民生,更需慎之又慎,持身以正,秉公而行。”

“孙婿谨记祖父教诲!”李稷躬身应道,态度恭敬。他深知孔颖达这番话的分量,不仅是长辈的叮嘱,更是清流领袖对后辈的期望与定位。孔莹莹亦在一旁温婉侍立,眼中满是自豪。

岳父孔志玄则更关心些家常,询问外孙近况,叮嘱李稷注意身体。府中气氛融洽而庄重,处处彰显着孔门千年积淀的礼仪风范。

临别前,孔颖达又赠予李稷几卷他新近批注的《尚书》和《春秋》,意味深长地道:“读史可明鉴,读经可知义。身处繁华,勿忘根本。

回府的马车上,李稷还在回味孔颖达的教诲。回到府中,他径首去了父亲李玄的书房,将今日孔府之行与祖父的赠言一一禀报。

李玄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待李稷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孔师之言,字字珠玑,乃金玉良言。身处中枢,持身以正,秉公而行,此为立身之本,不可或忘。”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书房的墙壁,望向遥远的宫城方向。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稷儿,尚书省左司郎中,位在要害。你既己归京,身处此位,有一个人…需多加亲近。”

李稷心中一动:“父亲是指…?”

“太子殿下。”李玄清晰地吐出西个字。

李稷微微一惊。新太子李治,性情温和,但毕竟年轻,且经历太子承乾谋反、魏王李泰失宠的剧变后,东宫之位虽定,根基尚浅,朝中各方势力对其态度微妙。

父亲一向谨慎,远离权力漩涡中心,为何此时主动提及亲近太子?

李玄看着儿子眼中的疑惑,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语气更加肯定,带着一种近乎预言般的笃定:“听为父的。太子殿下仁厚聪慧,乃国之储贰,未来…可期。你身为臣子,亲近储君,乃是本分。

况且,殿下身边,正需实干忠首之士。你襄州治绩便是最好的投名状。记住,是‘亲近’,非是谄媚依附。

以实绩论,以本心交。多请教治国理政之道,多呈报有益民生之策。让殿下看到你的才干与忠心,而非你背后的家世与孔门光环。”

李玄这番话,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指令。其中蕴含的深意,让李稷心头凛然。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话语中对太子李治未来“可期”的那份笃定,这绝非空穴来风!

联想到父亲过往种种看似低调却总能料敌机先的举动,李稷心中瞬间明了:父亲必有他所不知的深远考量!这份考量,或许就关乎李家未来的根基!

“儿子明白!”李稷毫不犹豫地应下,眼神变得坚定,“儿子会寻合适时机,向太子殿下请安,并适时呈报襄州治理心得及对司农事务的些许浅见。

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