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挑起吴郡世家与河北世家的矛盾,来搅乱大晋的朝局;要么让他承认庾亮答错题,所以没有功名,让他卫玠出去抵挡士子们的怒火。
山简呢,看来你真的想要大义灭亲,非要致我卫玠于死地啊?可笑的是,山简一点也不懂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惨剧。山简也不懂王导就是那越王,而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
“怎么?卫玠,你答不上话来了?”山简终于抓住卫玠的语病,乘胜追击道。
“山大人,你是希望我回答还是呢?还是不是呢?”卫玠将话转给山简。
“你出的考题,自然是你的问题。”山简丝毫不想深陷其中,连忙抽身。
“可我本意,本就是想要问问边陲和后代,孰重孰轻。毕竟逐鹿之战后,泱泱中华,八方子民,皆是炎黄后裔。故而四裔既是边陲后代,又是华夏后人。只是没想到,山大人竟然解读过多,误会了原意。唉……”卫玠一副可惜的模样,这显然在反衬山简没事找事。
“卫玠,纵使你巧舌如簧,你到底是让士子恼怒。即便是你无心为之,士子引发朝局之危,你也是身负其罪!”山简开始逼着卫玠认罪。
“我有何罪?”卫玠纳闷的看着山简,显然不肯承认。
“何罪?你可知黄河以北,如今依旧战乱不休。长江以南的建康本想着借助月旦评而让朝局稳定,你却因为一个四裔再度让朝局动荡,这不是你居心叵测,蓄意为之,又是什么?你当然是祸国之罪!”山简指着卫玠。
“山大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卫玠言简意赅的反驳。
“当年,正月十五之时,你是如何让大晋出现的朝局变故,在做的诸位大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会让人轻易忘却吗?你当初就保藏了祸国的心,又如何能真的改邪归正?”山简寸寸征讨,将卫玠少年之事扒开来,晒干碾碎,让卫玠再次直面他曾做的蠢事。
“怎么?你被老夫说到了心坎处,无话可辨了,对吗?”山简看到卫玠恍惚了几下,继续诛心。
可惜,卫玠早就过了当年幼稚的时期,自尊心他虽有,却不再是逞强斗狠了。他如今只想让王导暴露在王敦的眼前,让两人的猜忌越来越深。
“山大人,我只是不明白,我出的考题为何被你解读成这样的意思,而你又乐此不疲的将话题引到朝局之危上。难道人才济济不能帮大晋中兴吗?又或者……嫉贤妒能是你当下的心态?”卫玠的话不偏不倚打中山简的心。
“卫玠!你!”山简抖着手指着卫玠。
“山大人,我更不明白,王将军和王大人,一文一武皆是护住大晋、中兴大晋的再世管仲与萧何。有他们在,大晋哪里来的朝局之危?有哪里来的山河倾颓?莫非山大人喜欢诅咒国祚?”卫玠的话让山简冷汗频出。
山简几乎能够感受到王敦的瞪视和王导的蔑视,若是今日输给卫玠,山家定会被王敦和王导联手惩处。
“你胡说……”山简已然词穷。
“我胡说吗?我只知道管仲与萧何再世,定会让大晋国祚延绵数百年,这是我大晋之福。而月旦评上,士子文韬武略,各有奇才,当是我大晋的福气,又怎么来的朝局隐患?又或者,山大人,你是在质疑王大人的识人之能?或者质疑琅琊王的辨人之才?”卫玠走近山简,一脸疑惑的看着山简。
“是你出的考题引发了乱局。”山简还在逞强。
“一个区区考题,没有兵甲,没有银两,是怎么动摇我大晋朝局的?难道月旦评上的那些书生都跟朝中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卫玠望着山简,假惺惺的说下去,“山大人,我实在不懂,还请赐教。”
“你蓄意让心怀叵测之徒入朝为官!”山简已经是强弩之末,却还在嘴硬。
“所以,收服黄河以北的江山不重要,书生背后的党争要终于疆土收复。故而大晋之危在于党争?”卫玠走近山简,歪着头,一副求教的模样,“王将军,我理解你的意思,理解的对吗?”
“你……胡说八道!”山简已然不知该如何反驳。
“或者,是山大人耸人听闻?”卫玠依旧是求教的模样。
王敦看着山简说不过玄谈高手的卫玠,便开了口,“好了,季伦,有些事,你可能误会了叔宝。今日就到这吧。”
山简收敛起了锋芒,王导则是与王敦耳语几句,司马睿则是叹了口气。
待到与王导商议完毕,王敦开口说道:“叔宝,你的马车被季伦这厮弄坏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