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就这么自缢身亡了,是挺值得旁人同情的。可问题是,这事儿对于鸾凤殿来说,尤其是对于沈梨秋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首先,今个儿是大年初二,根据云秀宫妃嫔的说辞,敏妃很有可能是昨个儿正月初一就自缢身亡的。
正月初一通常预示着新年新兆头。
这倘若没旁的事儿,那就热热闹闹的过一日,左右也图个喜庆的兆头。哪怕宫中有人在正月初一生病了,那也得熬着忍着,只为了图个好兆头。甚至如非有必要,汤药之类的,也是被禁止的。
可这下倒好,正月初一死人了!
得了,没好兆头不说。简直太触霉头了。
想着沈梨秋腹中那尚且不算很安稳的胎儿,梁嬷嬷的面色是一阵青一阵白的。思量了半响,梁嬷嬷一跺脚,转而走向了偏殿。
虽说梁嬷嬷也是经年的老嬷嬷了,可她到底从未经历过这等事儿,若是喜庆的事儿,便是处置得不大妥当也无妨。左右正月里头,主子们都宽容,像昨个儿有几个年岁尚小的小宫人在嬉笑打闹,沈梨秋见了也不曾呵斥,反而跟着笑了几声。
可这事儿??
简直是太难为人了,就仿佛无法用什么法子处置,得到结果都不会是好的。
快步走进了偏殿,梁嬷嬷径直就去寻唐嬷嬷。
唐嬷嬷自是早已起身了,事实上,整个鸾凤殿中,除却近段时间作息微微有些混乱的沈梨秋外,旁的人都是天刚破晓就起身的。
见梁嬷嬷面色煞白的闯了进来,唐嬷嬷忙吩咐旁的宫人照顾好小太子,顺手将梁嬷嬷拉到了偏殿外头的茶水间里,皱着眉头问道:"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慌慌张张的。外头出了何事?娘娘可好?"
"娘娘好着呢,是云秀宫那头出了事儿。"
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事儿快速的说了一遍,梁嬷嬷眼见唐嬷嬷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头的面色凝重。
的确,在鸾凤殿的人看来,云秀宫才不值得她们重视。可这不是正月里头吗?偏生出了这种事儿,又不得不报到鸾凤殿里,可不是触霉头吗?
"这事儿??先缓缓。我待会儿寻个人直接告知陛下。娘娘那头若是她不问,你就甭说。若她问了,你就避讳着点,别说的那么详细,能糊弄就糊弄一下。"
"就这样?"
"不然能怎样?虽说人命关天,可也得看具体时候,和具体的人。陛下对娘娘如何,你又不是没看到。再瞅瞅云秀宫里那些人??得了,先告诉陛下,左右这人命官司,咱们也没法处理。"
"嗯,那成。老姐姐,这事儿就拜托你了,我回去稳住娘娘。尽量不让她烦心。"
梁嬷嬷匆匆的走,又匆匆的回。
让她欣慰的是,待她回到内室时,沈梨秋又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问了一下旁的伺候宫人,只道是沈梨秋最开始还耐着性子等着梁嬷嬷,可时间一久,她就迷糊过去了。
见状,梁嬷嬷好赖是放下了心来。反正在她看来,只要她的皇后娘娘好好的,管他外头天塌地陷,都怨不到她。想来,待陛下得知事情后,自会插手解决的。
想法很美好,可现实却给了梁嬷嬷当头一棒。
沈梨秋再度醒来。这次却是被梁嬷嬷柔声唤醒的。再度醒来的沈梨秋,仍然是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好在沈梨秋从来就没有起床气,以为是时辰不早了,揉了揉眼睛,便任由宫人伺候她起身梳洗。
"娘娘,外头已经有人候着了。"
梁嬷嬷忍着满肚子的气,可该说的话却仍然得一一道来。见沈梨秋满脸的茫然,梁嬷嬷又补充了一句:"先前云秀宫的几位妃嫔并未离开,这会儿又来了??荣太妃、婉太嫔、丽太嫔。"
普通妃嫔,身为皇后,沈梨秋自然能断然拒绝相见。可这先皇的妃嫔们,甭管品阶如何,到底是伺候过先皇的人,哪怕算不上正经长辈,却也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
尤其,沈梨秋如今月份并不算大,人家又不是让她前去拜访,都已经走到鸾凤殿了,且还是耐着性子等候着。这于情于理,沈梨秋都没有拒绝相见的理由。
"哦,怕是为了云秀宫的事儿。"
相较于梁嬷嬷的不情不愿,沈梨秋倒是看得很开。
其实,早在入宫之前,沈梨秋就已经知晓当皇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不过,真实的情况倒是比她想象中的要舒坦很多。一来是因为她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子,二来却是如今宫中的太妃太嫔们,同萧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