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小拇指那么大的一滴,看到这样的"成绩",燕皎然只觉得自己对不起系统精灵得很--中过去。
因为燕皎然在坐月子的缘故,所以小世子的洗三和满月并没有大办,只是在王府之中简单地办了一下--因为晋王不希望在隆重的日子里燕皎然缺席,而燕皎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太久。
因此,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的小世子的百日礼的时候举行时,已经是十一月份了。
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燕皎然不过刚随着晋王来到建州这片土地上,那个时候虽然说只要跟着晋王就哪里都可以去,但实际上,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的。
而现在,她已经将建州当做了自己的家乡--不仅仅这是因为她的爱人的故乡,也因为她在建州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孩子。
相比燕皎然这种有些感性的想法,建州的百姓的想法就实在多了。
在晋王没来的以前,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辛辛苦苦干活就为了能让家里人吃上一口热饭。偏偏建州的土地贫瘠,粮食不好种,还有贪官污吏结党营私、横行霸道,让他们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如果不是大庆有律法规定,哪怕是从一个镇子搬到另一个镇子都要有地方县令的同意和相关公文的话,他们早就逃离这世世辈辈禁锢他们的贫穷之地了。
饶是如此,也有不少人忍受不了贫穷、饥饿和贪得无厌的官府,而落草为寇或者是干脆投奔海盗打家劫舍了。
穷,会激起人们心中的恶念。
在晋王回到建州,在晋王一开始打落了谭德多的面子的时候,其实这些小老百姓们是没多大感觉的--虽然让那些蛀虫损了损威风,但实际上,他们还不是一样吃不饱穿不暖?
不过后来海鲜的做法的扩散,让他们找到了另一种可以填饱肚子的方法,也因此,对于隐隐传言这是最先从晋王府流传出来的做法,而那建州第一家做海鲜的小店也是背后有晋王府的势力的时候,他们才开始真心得感激起晋王和晋王妃俩。
不过,即使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晋王妃教导他们种植黄金果和据说是从海外引进的土豆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冲着那之后的银钱补贴去的--毕竟,这东西可是富人们才有闲情逸致去摆弄的,而晋王妃居然让他们去用填饱肚子的土地去种这些观赏的玩意儿,实在是让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当这些东西成熟之后,当晋王妃告诉这黄金果和土豆可以吃,可以饱腹,而且还有不少吃饭,味道还很不错之后,他们对晋王妃的感激就源源不断了。
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放到哪里都是适用的。
也因为这样的举动,大家都看到了这两样东西比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小麦稻子还要收成多的时候,他们对燕皎然的感情就源源不断地涌入了系统之中,让原先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滴下来一滴净化原液的系统一下子就"生产"出了满满一小瓶--那可是好几十滴呢!
虽然现在还用不着这些净化原液,但是并不妨碍燕皎然乐陶陶--话说土财主积累财富也是这么快乐的吧?
反正,到了小世子百日礼的时候,晋王府是人山人海,甚至有不少百姓自发地来到晋王府--虽然他们以为没有帖子进不去,但是能在王府外道一声祝贺也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在王府内,燕皎然听到逐日和追月她们的"报道","看到"系统又开始聚集净化原液,不由得内心十分感动--这就是百姓,只要真心地为他们好一点点,就会毫不吝惜地给予自己的感谢和回报的百姓。
在那么一刻,燕皎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系统精灵说要自己为百姓多做事了。
......
晋王府小世子的百日礼,基本上建州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燕皎然生了小宝宝以后,身材不仅没走样,还变得比以前丰满了,脸上更添了几分颜色。让前来贺喜的夫人们嫉妒不已--她们生了孩子之后,哪个不是看起来比原先老了好几岁啊,都说生孩子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怎么这晋王妃走了一遭之后看起来比原先还鲜活了?
燕皎然可不知道这些夫人们在羡慕嫉妒什么,她看着跟在宋家夫人身后的谭允宁,有些惊讶。
坐在她身边,挺着大肚子的苏子洛见燕皎然惊讶的样子,掩嘴笑道:"王妃您这段时间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大概是在两个月前的时候,谭允宁和谭允雪姐妹就'祈福'回来了,然后迅速地谭允宁就和宋家的嫡次子交换了名帖定下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