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意识到,这赵婉清和她的师傅。一定不是普通的图谋简单的东西。
如若不然,就不会用赵婉清暗中偷换这赵府千金的身份了。
......
当晋王接到消息的时候,熹贵妃已经死去多时了。
虽然按照仵作的说法,这熹贵妃是上吊自尽的--用她腰间的腰带--大概是因为风光了一辈子,突然落到这样的地步,她的骄傲和自尊都受不了,因此选择了这种方法了解自己风光又惨烈的一生。
虽然晋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是逝者已矣,而且从熹贵妃这里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他也只能暂时作罢--反正,他现在已经不是当时在京都的那股晋王了,现在的他,对他更重要的是家人。
而且,京都这个是非之地,他也是不想再呆了。
只等着新皇即位,他就可以早点带着自己的王妃回去了--大过年的,不仅是燕皎然,他也想自己胖嘟嘟的儿子和软嫩嫩的女儿了。
更何况,晋王有个预感,如果继续待下去的话,他好不容易得到的平静生活可能就要被打破了。
可惜,总是天不遂人愿,晋王的这个想法还没有过去多久,刚刚因为死去了皇帝而笼罩了一层灰色的压抑气氛的京都便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南王,逼宫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是嘿嘿,燕皎然正在和晋王吃火锅--这种寒冷的天气,只有吃这种热乎乎的美食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都暖和起来。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晋王二话不说就带人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晋王变成了这皇宫的支柱之一。
之所以说是之一,还有另一个支柱,那便是韩王。
说来也好笑,在皇帝在世的时候,他是千防万防、日防夜防地不想让晋王和韩王两家沾染更多的权势。可是在他走了之后,维持朝廷和皇宫的外部和平的,却也是这皇帝各种警戒的两位异姓王。
晋王就还好,毕竟当初他在京都的时候就展现了炒饭的势力,虽然得了个"血煞阎王"的名号,但与之相对的也是他世人皆知的公平和出色的自身能力--要不然,朝臣就对晋王只有"畏"而没有"敬"了。
让人吃惊的是韩王,本来因为原本第一任韩王就是有个风流不羁的性子,所以有了好多个嫡子嫡女、庶子庶女。
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韩王骨子里的风流,这些个儿女们也都是有不少的妻妾,自然??也有不少的儿子女儿。
现在这个韩王,就是第一任韩王的儿子--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但却得了他父亲的欢心,继承了这王位。
不过成为了韩王之后,似乎是觉得那一点点约束力也没有了,韩王纨绔风流的性子也流传了开来。
至少,听说现在韩王已经四十岁左右了,但后院儿里的"小嫩草"们,年纪最小的也不过才十五六岁。
就在人们以为他就这么寻欢作乐过下去的时候,没想到临危受命,他居然也将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一时间,隐隐有皇帝生的儿子还比不过异姓王的流言慢慢扩散开来。
......
而南王,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兵逼宫早饭的--大概是觉得夜长梦多?
自那次大闹灵堂之后,虽然让六皇子可能与帝位无缘了,但是南王发现自己似乎也把自己的可能性给堵死了。
这怎么能行?
他将熹贵妃拉下来,让六皇子从顶端跌落,可不是为了给其他人铺路的。既然这些人的眼睛都像瞎了似的看不到自己,那么他就直接用武力制衡好了!
南王的如意算盘打得挺好,但是他却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本质上就不适合当皇帝。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本身没那个能力,而且他也根本没有皇帝的魄力。可想而知,他那一盘散沙似的队伍,在面对皇宫的禁林军以及晋王他们的时候,是很容易就势如破竹地被击溃了。
就连南王本人,都被韩王一刀穿心而死。
晋王看着惊魂甫定的皇后抱着康小皇子,强自镇定地向韩王道谢的时候,一个有些模糊的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南王的反叛让到底让谁当皇帝这个问题重新又被提上了桌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六皇子的可能性降低了之后,朝中的各个势力也都被打算,支持各个房子的都有那么一小拨人。
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小皇子,都有人支持。
他们觉得,康小皇子是养在皇后名下的,虽然不是皇后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