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神♂立占↙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wanbentxt.com
深夜的牡丹园,灯火辉煌。
两处戏台隔着一方荷塘遥遥相望,彼此都能听到对方台上的丝竹鼓点、台下的轰然喝彩。
当然,也看得到对方台上的翩翩舞袖、台下的人山人海。
对台戏,重点已不在"戏",而在"对台"。不管是角落里的琵琶竹笛,还是台中央的生旦净丑,都使尽了浑身解数,力求把对面戏台上的那一家比下去、压下去,替自己这边的班子博得个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当然,班子跟班子之间的较量是次要的。谁都知道,今晚的这一出戏,是号称"双绝"的京城两大名旦之间的决战。
台上唱的是《浣纱记》,中规中矩的一出戏。
但,戏是规矩的,人却是要攀比的。于是自那西施一上台,下面便是一片轰然喝彩。一个流畅的甩袖、一声清亮的念白、一句宛转的吟唱??随时都可以惹来一个满堂好。
这样攀比的后果就是:一小折戏尚未唱完,两边的戏迷大半都已经哑了嗓子。
后来,一些瞧热闹的看客开始两边串,相互大声议论着,对这两位"西施"的扮相唱腔方方面面品评比较,定要分出个高低上下。
议论一起,难免争执。于是吵嚷的、挥拳的越来越多,台下眼看着乱了起来。
当然。混乱仅限于楼下的散座,那些花了大价钱上楼坐包厢的贵客是半点儿不受影响的。
台上的戏也仍旧咿咿呀呀地唱着,并不曾因戏迷们的吵嚷或斗殴而滞涩半分。
人人都知道,不管楼下的争吵和斗殴有多激烈,决定胜负的还是楼上包厢里那些有钱的老爷太太们。
捧角儿捧角儿,那是要砸钱去"捧"的!没有钱只说"喜欢",谁稀罕你的"喜欢"?
两折戏的间隙,后台理妆的万年青和骆小莹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二楼的某一间包厢。
听说。今日有六七位贵公子结伴而来,却不似以往趾高气昂,而是小心翼翼地服侍着一位公子和一位小姐来的。
被那些不可一世的贵公子们敬畏着的,会是什么人呢?
此时,正对着骆家戏台的一间包厢里响起了一声笑语:"你说将军府的小霸王今天跟在旁人身后当孙子?那人是什么来头?"
老者笑了:"什么来头,东家会猜不到么?"
说着,他伸出一根手指往天上指了指。
旁边的丫头"嗤"地笑了:"程掌柜这么聪明,能不能猜到今儿来的是哪位天潢贵胄?"
那老者正是桑榆县缀锦阁的程掌柜。他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想了一阵。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只含糊地道:"京城里凤子龙孙遍地跑,那么多亲王、郡王、公主、郡主,谁知道今儿来的是哪两位?--咦,不对呀东家,我在跟您说五爷的事,您怎的只关心什么天潢贵胄?"
郑娴儿歪在软榻上,懒洋洋地笑着:"有天潢贵胄在,谁还关心什么'五爷'啊?--咦,哪个五爷?"
程掌柜一脸无奈,苦笑着把胡子都绕在了手指上:"东家,咱们刚才就是在说五爷啊!他和好几个贵公子一起陪着那两位公子小姐来的,这会儿就在咱们对面不知哪间包厢里坐着呢!合着我说了半日,您只听见天潢贵胄和小霸王了?"
"哦,"郑娴儿点了点头,"所以,你说的那位'五爷',是人家公子小姐的小跟班?可我为什么要关心一个小跟班,你又为什么管一个小跟班叫'爷'?"
程掌柜往自己的嘴里灌了一杯茶,含混地到:"东家,不是什么人都能给天潢贵胄当跟班的!咱们五爷是状元郎??"
郑娴儿"呼"地坐直了身子:"什么五爷六爷、什么状元郎,跟咱们有关系吗?好好听戏!"
程掌柜不敢再说,只得缩了缩脖子,跟小枝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
--东家,咱们是来京城买铺子做生意的,不是来逛园子捧戏子的!
--进京快一个月了,铺面没找到,您倒先迷上了一个不男不女娇娇娆娆的小白脸,没日没夜地在这戏园子里虚耗光阴!
--再这样下去,东家,您是要完啊!
郑娴儿当然并没有听见程掌柜的腹诽。
戏台上重新热闹起来之后,她的目光再次被吸引了过去,挪也挪不开了。
在场的几个丫头和伙计们见状都很担心:这女人双目含情唇角带笑,分明是怀春少女的模样,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