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南唐春归 > 第122章 贾似道与吴潜

第122章 贾似道与吴潜

翌日早朝,李言颁诏宣布了对吴潜和叶梦鼎的任命。

吴潜出任了左丞相,按说他凭资历要压右相贾似道一头;可李言随后给贾似道封少师,卫国公,使俩人之间的份量,又向贾似道这边略为倾斜过来。

贾似道骤得封赏,心中颇为高兴。他知道这是他推出公田法和率先捐出一万亩浙西的田地,带来的好处;在年轻官家的眼中,他成了治世的能臣。

得意的自小黄门手上接过诰命,贾似道的眼睛自前排的重臣脸上扫过,他从这些人脸上读出了不同的意味。

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不屑。

贾似道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态度。他清楚这些苦读经书,通过一道道考试而脱颖出来的人,有他们自己的骄傲;在他们的眼里,那些不经过严格考试筛选出来的官员,都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得官的幸臣,天生就要低人一等。

没参加过科考又如何?只是理宗皇帝赐予的一个同进士出身,又如何?我贾似道是凭着本事得来的相位,凭着能解决朝庭财计困境,务实敢干,得来的显赫职司;你们一个个自夸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于国又有什么益处?是能强国,还是能富民?

不过是些只会耍嘴皮子的酸儒,腐儒罢了!

贾似道的心开始膨胀起来,他已经有些瞧不起下面站着的那些朝臣了。

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人中有一些能人。譬如他的幕客廖莹中,人很机敏,做事也踏实。还有他看重的陈宜生,虽然有些投机取巧,为人略有些摇摆不定,但也是个人才,写的一手好文章,一张嘴也颇有鼓动人心之能。

只要是人才,他贾似道就会重视,就会笼络,就会宽容以待。便是反对他的人,他也会给予足够的尊重。

叶梦鼎对他贾似道没有一丝的客气,在朝堂之上与他针锋相对,多次明里暗里指责他包藏祸心,是内有伺隙的巨奸。可他吵架是吵架,朝堂下来之后,对叶梦鼎他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尊重。

因为叶梦鼎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时,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等举措,让他贾似道敬佩;这样的人,即使与他有嫌隙,他也一样会包容。这次官家起复叶梦鼎,是他一力举荐叶梦鼎担任参政知事,跨入朝庭丞相的班列。

而对吴潜这个老臣,贾似道就只剩有恨意了。

其实他与吴潜早就有了交集。端平年间,贾似道尚在孟拱手下时,吴潜正在督师京湖兵马的签书枢密院事,魏了翁的督府担任幕府参谋军事。

当时孟拱新胜,北齐武仙军自荆襄溃不成军,士气皆无。孟拱有意就此拿下蔡州,但恐兵甲和粮草不足,占城后不能守,徒废兵力,便派遣贾似道往督府请援。在督府贾似道没有见到签书枢密院事魏了翁,是吴潜接待的他。

吴潜并不同意拿下蔡州,他说:攻打蔡州,中原大地又将是生灵涂炭,得到的不过是被战争摧毁过的荒城废墟,而蔡州的百姓苦不堪言。夺取蔡州即使容易,固守和管理困难。蔡州易攻难守,驻城军队的粮草和辎重补给随时可能被切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民众又饱受折磨,易激起民变,导致盗贼流行。

贾似道并不认同吴潜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分兵攻占信阳军、光化军和息州,以此三地与蔡州相呼应,北齐轻易不敢对蔡州用兵;此外光复这四个军州,对南唐军民的士气也有提振作用。然而吴潜固执己见,且言语中对非为科举出身的贾似道极为不屑,从而使贾似道对吴潜产生了怨恨。

这段陈年往事,吴潜早已忘却了,但贾似道一直深记于心。现在俩人同列朝班,一个是左相,一个是右相;过去的泼皮,一个被瞧不起的人,不也与你这个高贵的士大夫并列了吗!想到这一点,贾似道心里漾起一阵阵的快意。

吴潜并不知道自己成为了贾似道的眼中钉,对贾似道封为少师、卫国公,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他现在正在思忖如何劝导年轻的官家,放弃强行推动公田法。

不待他发言,性子焦躁的叶梦鼎率先发了声。

“陛下,当今天下百姓疾苦。朝庭历年来滥发会子,造成纸币贬值,物价攀升,从而形成国计困于造楮(纸币),富户困于和籴;现在加印会子,回购公田,这不等于是拿形同废纸的会子,强行变更土地的所有权吗?朝庭如此不守信义,将来百姓又如何信得过朝庭?这不有违于陛下登基以来,减免百姓赋税的心意吗?”

李言早就有今日被朝臣诘难的准备,他望向叶梦鼎问道:“叶参政,这南唐是朕一人的南唐,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