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漂亮精致的三轮包车,被一名强健的帅府警卫骑到姚府大门口,接着另一名警卫跳下车来,快步到姚府门前敲响了姚家的大门。
姚枢提了包袱在一家人的相送下出了门,这次他将一个人前往山东路各地,使得家中众人都有些心中不安。倒不是担心他会遇到危险,在杨家军的地盘上,安全是有保障的;他们担心的是,没有一个贴心之人去为他端茶送水,侍候他。
出了门的姚枢,望着这辆带着斗篷的三轮自行车,非常意外。
这是专门供人乘坐的三轮自行车,跟那种带了车斗的三轮自行车大不相同。车座是用柔软的羊毛皮垫裹着,据说人坐上去很舒服。姚枢知道在整个杨家军中这种车只有三辆,是专门为主公的三位夫人打造的,如今居然专门为自己东上益都和沂州等地服务,这让他受宠若惊。
“你们怎么把夫人的车骑来了?”姚枢质问警卫。
警卫是因姚枢东下而由帅府专门配备的。那名警卫眼睛一红,说道:“姚先生,我们也是意外,但大夫人下了命令,警卫处不敢违背。公子也发了话,说先生年纪大了,劳累不得,要是有什么意外,是杨家军的损失。所以我们只好把这辆车骑了来。”
姚枢心中感动,也不再多言,将包袱置于车上,便登上了车。一车三人,就此出了济南城,沿着新修的经过平整了的土路,向益都方向驶去。
进入益都地界后,姚枢感受到与济南的大不同。田间地头,人们都是有组织的,成群结队在劳作;其中居然大多是,身着杨家军军服样式的妇人们。
益都的男人们去了哪里?这里哪家地主的田?居然雇了如此多的妇人来做短工。连行了几十里路,路旁差不多都是如此,姚枢忍不住就把心中的疑惑向自己的警卫讨教。
警卫腼腆的一笑,说道:“先生,俺们益都这里的男人,大多都像俺这样参了军;这里的田也不是地主家的,都是庄中自家的田。自公子来了后,就不允许个人占有超出限额的私田,府衙对个人超出之田,以银钱和商业专事权来交换;所以,益都没有大地主了,他们大多成了大商人。
至于田间的妇人,都是妇女会的人。先生不要小看了她们,她们也是要军事训练的,使用起钢弩和掷弹筒,比我们杨家军也不差。现在山东东路和南路,主要靠着这支娘子军来防御,若是北齐和南唐来袭,绝对占不了便宜去。”
姚枢心道:没想到山东路居然连妇人都动员起来,参与到战争与建设中来,怪不得一个偏于一隅的山东路,战争潜力如此之大。
越深入杨家军的起家之地,姚枢越是惊心;整个山东路,除了老者和幼童,几乎是全民皆兵,基本上看不见游手好闲之人。
“俺们山东路,那些泼皮无赖便生存不下去。没有女人肯嫁不说,若有不法勾当,被人告了,便要送去劳改,吃不尽的苦头。”警卫对姚枢解释说。
“都送哪里去劳改?”姚枢问。
“杨家军有一支水军,这些人犯便送到水军之中,在海上捕鱼,每日淡水和食物供应有限,也跑不脱,自是要老实改造。俺庄子里便有一个泼皮被送去了几个月,听说吃了不少苦,他现在加入了水军。”
姚枢心中默然。理学倡导内圣,注重教化,不过也不反对以刑狱惩治罪大恶极之人。
山东路各处府县之城,繁华远超河北,让姚枢生出,如临史载大唐盛世时的情景一般;其中沂州城的景象让他恍如进入梦境,富足,详和,井然有序,这不正是圣贤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吗!
姚枢不能不感叹主公的手段,他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他选对了路,没有站到这股新兴势力的对立面。
大王再怎么有霸气,但毕竟起于番外之地,所见所识有限,仅凭武力夺取的江山岂能长久?杨家军武力强大,治理地方颇有良法,这样的江山才是稳固的,才有可能重现大唐盛世。不,是比大唐盛世还要繁华的一个新时代!
姚枢的心中热血澎拜,当即写了数封书信,托警卫去找渠道送至他的旧友手中。这些旧友现在还散落于各处,或在大王的身边,为功名而奋力挣扎着呢。快来吧,我的朋友们,这里是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世界!姚枢向他的友人们发出了呼唤。
又参观了沂州的府衙和几个县衙后,姚枢来到响马岭的军政学堂。
现在的军政学堂可不是当初之时,仅为一个小小的刘家宗祠了。如今军政学堂占地近五百亩,内里竖起十多幢两层的砖房,外以两米高的围墙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