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很暗了。
月光和星光铺满了大地。
在马车的侧面,是一大片的竹林和一条小溪。
因为干旱,小溪干涸,露出底部的鹅卵石,苍天巨竹全部萎枯,只剩下光秃秃的杆。
在竹林之后,有一座黑黢黢的山峰,其状像一把直插苍穹的利剑,巍峨峻拔,仿佛万丈之高,鸟不可攀。
黑大圣跳下了马车,发出一声感慨,说道:“大哥,你看,好个业火寺,在这荒山之地,居然修建得如此宝相庄严!大哥你快下来,咱们去拜访老主持去。”
白日魔向郭媛媛看了一眼,冷笑道:“小姑娘你先下去。”说完,用手臂一推,郭媛媛反抗了一下,还是被推下去了。
接着,白日魔一手提着柳长歌,跳下了马车。
郭媛媛下车之后,想去争夺师弟,便向白日魔扑去。
白日魔犹如戏耍一般,扭动半个身子。
郭媛媛抓了一个空,身体往前趑趄几步。
忽然间,她感到自己的背后仿佛被一双巨大的眼睛注视着,于是扭头一看,
看见的是一个风雨沧桑的古刹门户。
飞檐黛瓦之下挂着两盏灯笼。
门前左右各窝着一只镇山狮子。
高墙涂着褪色的红漆,墙皮开裂,露出了垒墙的砖色,显得衰败,
门前有数百级蜿蜒的白色台阶,打扫得干干净净,边上还有一条走马车的缓坡。
路边是乱石堆和死去竹子,石上的苔藓已干枯如斑。
马车停靠的位置,则是古刹山门之下的空地,为青砖铺就,十分宽敞。
马车左首,聚集着一大群饥民,此时正排起了长龙,统一的沿着台阶右侧前进,犹如一条长蛇似的慢慢向上蠕动。
寺院门额上,挂着一个黑色的木头大匾,上面写着字,涂着金粉,乃“业火寺”三个字,笔迹雄浑壮丽。
灯笼之下站着四五个人影,皆是业火寺的和尚,没有一个胖身材的,一个个穿着肥大的灰色僧服,蹬着淡黄色的平底低帮的僧鞋。
他们正在维持秩序,口中呼喝道:“各位乡亲,留神脚下,慢一些,不用着急,不要拥挤,以免摔下去,师傅吩咐,一定竭尽所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寺里还有地方,米粥自也是有的!”
一听有米粥喝,饿得发昏的难民们则走得更快了。
黑大圣把招魂幡往肩头上一抗,嘿嘿笑道:“大哥,看来咱们是到了真正的和尚庙了,比起那些酒肉和尚,人家还布施米粥呢!咱们也快些进去赶赶场吧。”
白日魔看这业火寺能在荒山之中站稳脚跟,且有如此巨大的规模,只怕主持也并寻常人等,怕遇到方外高人,于是留了个心眼,等会相机行事便了。因此,他提醒道:“坤弟,不可鲁莽,咱们远来是客,不要冲撞了佛门。”
这时的白日魔,手中擒拿着柳长歌,不比寻常日子,只求能够顺顺利利地把人带到京城,交了差事,取得奖赏,不想多生事端,出现舛错,进而稳住了脾气,收敛了杀气,尤其是他们二人的仇人遍布江湖各地,若不加以留心,很有可能被认出来,免不得陷入无必要的打杀,耽搁进京时间,万一乱子生出,丢了柳长歌,回去之后,不好与童忠交代了。
黑大圣的想法可跟白日魔不一样,他根本不怕江湖中的人找他寻仇,杀人是他的乐趣之一,几日不杀人,他便如犯了烟瘾,浑身难受。
这几天,他败于黄青浦之后,正心烦意乱,情绪低迷,想找几个浪得虚名的江湖人物斗一斗,以解心宽。
黑大圣满不在乎地说道:“大哥,你太小心了,咱们不报姓名,无人知道咱们是谁。只要秃驴不招惹咱们,我又何必跟他们过不去。你只管放心,看我的就完了!”言讫,便要登上台阶。
老车夫这时说道:“黑大人,且住脚步。那“至深”老和尚,可是一位得道高僧,为人豁达,热情好客,通晓百家,佛经讲述的玄妙,武功也大大的不错,我有幸和他相识,不如请几位在此等候,容我去与他说一说,见一见?”
黑大圣喜道:“老兄当真跟那老秃···,老和尚熟络吗?那样最好···。你便去找老和尚商量一番,让他给咱们空出两间房屋,预备一桌饭菜。咱们也不讨嫌,过后给香火钱,也不挑剔,入乡随俗,普通斋菜即可,免得坏了寺里的规矩。”
老车夫点点头,噔噔噔,几步登上台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白日魔望着老车夫单薄的背影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