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北平原,齐军三万人在济北相司马安的指挥下,与唐征北将军皇甫焘指挥的五万唐军对峙于此。
对于齐国来说,此战若胜,则可稳定战线,将唐**队遏制在东平郡方向,并可以逐步调集兵力发动对东平郡的反攻作战。此战若败,则济北不保,甚至齐国在兖州的领地都有全部被唐国占领的危险。
而对于唐国来说,此战若胜,则可趁势攻占济北,进而继续北上或者东进。以达到牵制齐**队,缓解汉国作战压力的目的。此战若败,则部队只能退回东平郡。从后方间接支援汉国的计划就将失败。
对于;两**队而言,此战,皆是需必胜之战。
战前,皇甫焘乘马立于阵前,身后李彧、李勋二人跟随。其后十数员将领护卫。
皇甫焘高声对身后士兵道:“勇士们,此战,关系到我大唐的未来!此战胜,则我军可趁势一统兖州,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亲人获得更广阔的领土!勇士们,前进!”皇甫焘抽出佩剑,高呼道。
“杀!杀!杀!”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伴随着逐渐激昂的战鼓声,唐军士兵士气高昂,朝齐军军阵缓缓逼近。
“重装骑兵,随本将冲锋!”李勋顶盔掼甲,手执乌龙盘云槊,带着唐军的八千重装骑兵,朝齐军军阵冲去。
轰隆隆——
八千重装骑兵如同一群铁甲战车,朝齐军冲杀而去。大地为之震颤。
“弓箭
手,放箭!”看着迅速逼近的唐国重装骑兵,司马安急忙命令麾下弓箭手放箭。
嗖嗖嗖嗖——
一波波密集的羽箭朝正在冲锋的唐国重装骑兵射去,在重装骑兵的盔甲上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响,可效果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唐国的重装骑兵几乎未有任何伤亡,便突破了齐军的箭雨攻击,继续朝齐军杀去。
“杨烈,给我上!挡住他们!”司马安下令道。
“遵命!”杨烈领命,带着麾下一万骑兵便从齐军阵中呼啸而出。
要对付骑兵,最好用的还是骑兵。
不过,当杨烈领着麾下一万骑兵冲到唐军重装骑兵军阵中时,却发现,自己的骑兵竟然处于了绝对的劣势!
唐国重装骑兵皆身披重甲,手执马槊,齐军的骑兵还往往还未杀到唐军骑兵面前便被齐军重装骑兵的马槊一槊刺下战马。
即便是有幸杀到唐国重装骑兵面前,先不说唐国重装骑兵身上那护甲能不能砍透,单说唐军近战时使用的斩马刀,便不是齐国骑兵所能对抗的。往往是唐军重装骑兵手中斩马刀砍过,齐军骑兵便随即身首异处,栽倒于地。而齐军的骑兵往往要付出三到五人的代价,才能斩杀一名唐国重装骑兵。
就在唐军的重装骑兵和齐军骑兵混战一处之时,唐军轻骑兵开始行动了。
行动迅速的唐国轻骑兵自两翼朝齐军包抄而去。
此时,司马安便意识到不妙:自己麾下已经没有骑兵可用了!
“弓箭手,放箭!”
嗖嗖嗖嗖——
又是数轮箭雨射下,由于唐军轻骑兵防御较弱,不少唐军轻骑兵中箭,跌落下马,随即便被身后疾驰而来的战马卷入蹄下,被踏成肉泥。
不过,凭借着速度优势,唐军轻骑兵迅速突击到了齐军军阵两翼。
在齐军军阵面前,唐国轻骑兵优美地划过一条弧线,将手中的标枪向齐军军阵之中抛射而去。
标枪不比弓箭,其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刺穿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在唐国轻骑兵高度冲锋影响下,凭借着惯性抛出的标枪攻击力更甚。往往一支标枪射去,便是有两到三人被戳穿,钉在地上。
而唐军的标枪,则更多地“照顾”到了最前面的齐军重装步兵,手执方盾的重装步兵可是倒了大霉。
往往只需要一支标枪,便可直接将齐军重装步兵手中的方盾毁坏,并在躲在盾牌后面的重装步兵身上戳一个大洞。
很快,齐军两翼的防御便岌岌可危起来。
“快,补上空缺!注意防御!”司马安喊道。
不过,已经是有些晚了。
唐国的轻骑兵兜了一圈之后,再次调转马头,朝齐军两翼冲了过来。
这次,唐国轻骑兵手中握着的,是锋锐的斩马刀。
“弓箭手!快!挡住他们!”一名齐军将领吼道。
嗖嗖嗖——
一波箭雨射去,百十名唐国轻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