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里读到,我们德高望重的作协主席巴金老人,在他九十大寿的喜庆日子里,谈笑风生,提到1958年他曾站在院子里敲了半天锣,为的是打麻雀。
人生真是个万花筒。大文豪如巴金者,也敲锣打麻雀,青年朋友你相信吗?
那年打麻雀竟然是全国统一行动。上海如此,北京更甚,每个四合院里都敲锣,没有铜锣的就敲打铁桶铁盆铁簸箕,还放鞭炮,丁丁当当,劈劈啪啪,吓得麻雀满天飞,偌大的中国,不给它一丁点儿落脚之地。据科学家解剖,麻雀胸肌发达(其实我辈平民百姓也门儿清,油炸麻雀,主要吃那胸脯上的两块肉),飞行速度很快,但续航时间不长,所以,当它们受到这史无前例的惊吓时,便没头苍蝇似地乱飞乱撞,不过个把小时,筋疲力尽,口吐白沫,甚至心脏破裂,纷纷跌落下来,变成我们晚餐桌上的油炸麻雀了。
我怎么知道它心脏破裂?哈,莫非你不知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麻雀又名家雀儿。说它依附于人群,或与人类共生,都行。所以当人们驱赶它的时候,家雀儿也恋家呀,虽然惊慌失措,上下翻飞,却不肯飞离城镇村庄,不肯落荒而逃——它们已丧失了在深山老林的生活能力,很快就会被毒蛇鹰鹞夜猫子捕食掉。至于油炸麻雀的下场,它们大概没想到。
有没有落荒而逃的呢?有。我下放插队的京郊平谷县,“除四害指挥部”就有这样一段电话记录,某公社书记报告战果:本公社范围的麻雀已全部歼灭!仅有两只落荒而逃,一公一母,母的负伤,已失去生殖能力。
这是天方夜谭,还是民间笑话?我提出质疑。然而,许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上自县委书记,下至社员群众,今天我还可以邀请几位有名有姓的来出庭作证。后来有了新的“最高指示”,说麻雀也吃害虫,今后就不要再打麻雀了。可见人们的认识需要发展,也是可以修正的。同样,咱们中国人对乌鸦和猫头鹰也长期存有歧见,只因为它们长得难看,叫声难听,后者还专门在黑夜活动,不爱光明,就认定了它们是十足的坏蛋。其实,它们大量捕食害虫、田鼠,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这些“本质”被抹煞,冤不冤呢?
自从屈原老夫子创造了“香花、毒草”相对立的概念,今人又将其扩大化为“大毒草”等等,结果是一搞“爱国卫生运动”就拔草,机关、部队、学校、居民齐动手,全体拔草,小草怎么受得了?大概拔了30年。现在终于认识了草的好处,即令真的毒草也可以人药嘛,所以又飞机播种和铺设草坪,种草种树,绿化祖国。麻雀、乌鸦、猫头鹰、百草,还有凶猛的狼虫虎豹,共同维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少搞点形而上学,才能认识这大千世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