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李白与杜甫 > 杜甫的阶级意识

杜甫的阶级意识

,其余溃归本镇。杜甫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回到洛阳而又离开洛阳的。可能在相州溃败后不久,他由洛阳折回华州,途中就其所闻所见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即所谓《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即所谓《三别》。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六首诗,但也可以看为是在一个主题下分成六段的一部乐章。留下了当时战地附近人民的生活苦况,的确是很可宝贵的。我现在先从《三别》译起,再译到《三吏》。

新婚别

(原文) (译文)

兔丝附篷麻, 兔丝子缠在蓬上和麻上,

引蔓故不长。 牵条引蔓,自然不会太长。

嫁女与征夫, 养女嫁给兵,出门打仗,

不如弃路旁。 倒不如丢在路旁,不养。

结发为君妻, 我和你,做了夫妻一场,

席不暖君床; 席子还冰冷地铺在床上;

暮婚晨告别, 昨晚成亲,今早就要分张,

无乃太匆忙! 这也未免呵过于匆忙!

君行虽不远, 你去,虽说是近在河阳,

守边赴河阳。 但你到那儿,是上战场。

妾身未分明, 我的身子还和嫁前一样,

何以拜姑嫜? 叫我怎样去拜见高堂?

父母养我时, 我爹娘养我在家里辰光,

日夜令我藏。 昼夜都把我藏在闺房。

生女有所归, 嫁鸡随鸡,原是女生外向,

鸡狗亦得将。 嫁狗随狗,总得出阁从郎。

君今往死地, 你今朝是走向死亡路上,

沉痛迫中肠! 叫我的心痛呵,痛断肝肠!

誓欲随君去, 我发誓想同你一道前往,

形势反苍黄。 但那样,反而会弄得紧张。

勿为新婚念, 你不要把奴家放在心上,

努力事戎行。 你请专心一意,操练刀枪。

妇人在军中, 军中有女子会混乱阴阳,

兵气恐不扬。 有损军风纪,使斗志不昂。

自嗟贫家女, 自叹是贫家女,本无奢望,

致此罗襦裳; 今朝穿上了新制的衣裳;

罗襦不复施, 这衣裳从今后关进衣箱,

对君洗红妆。 当你面,我把这脂粉洗光。

仰视百鸟飞, 抬头看,天上有百鸟飞翔,

大小必双翔。 大小鸟儿尽都作对成双。

人事多错迕, 人世间总不免事多参商,

与君永相望。 我同你,永远像织女牛郎。

全诗是新娘子的泣别辞,把新娘写得十分慷慨,很识大体,很有丈夫气。但这无疑是经过诗人的理想化。诗人有时是以地主生活的习惯来写“贫家女”。真正的“贫家女”是不能脱离生产劳动的,何至于“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这显然是诗人的阶级意识在说话;不过像这样暮婚朝别、送郎从军的“贫家女”故事一定不会是虚构,只是杜甫写得还不够真实而已。

垂老别

(原文) (译文)

四郊未宁静, 东西南北四方都是战场,

垂老不得安。 临到老来,也还得不到安康。

子孙阵亡尽, 儿子孙子都已战死干净,

焉用身独完? 俺有什么指望苟全性命?

投杖出门去, 丢掉拐杖,俺只好出门投军,

同行为辛酸。 伙伴们在为俺感到酸辛。

幸有牙齿存, 好在俺满口的牙齿齐整,

所悲骨髓干。 虽然骨髓枯了,上了年龄。

男儿既介胄, 大丈夫既然武装上了身,

长揖别上官。 打个拱手,向着官长辞行。

老妻卧路啼, 老搭当睡在路旁呻吟,

岁暮衣裳单。 数九寒天,衣裳单薄得很。

熟知是死别, 明知道再会是没有可能,

且复伤其寒。 更可怜呵她在战战兢兢。

此去必不归, 这一去再也呵不会回程,

还闻劝加餐。 她还在苦劝俺努力加餐。

土门壁甚坚, 河阳的土门,壁垒严整,

杏园度亦难。 杏园镇,料也是不易侵凌。

势异邺城下, 形势呵,不同于往时的邺城,

纵死时犹宽。 纵是死,也还有一段时辰。

人生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