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 【第六课】

【第六课】

大人物大境界,小人物小境界

心胸豁达的人更容易快乐

普希金曾说:“阴郁的日子里须要镇定。”那么在面对挫折或难题时,我们应该说:“人生狭隘之处要豁达。”豁达的真正境界意味着你能超越别人,但是又能原谅别人。豁达的境界意味着你能够部分地摆脱人性弱点。

《心经》中有:“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大意是说,一个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圆满,机缘成熟,心态稳定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了虚妄杂念,没有了对凡尘俗事的牵挂和心魔障碍。只要心中没有牵挂,没有障碍,也就不会为凡尘俗事所烦恼,远离虚幻梦想,达到超脱的境界。

对此,南怀瑾先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人们对“

有”的错误认识及执着,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着,也就是要像《金刚经》所说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样去生活。

可是,人生活在凡尘中,总会因各种琐事而烦恼,“沉浸”其中,甚至迷失自我,整天愁容满面。比如,好不容易拥有了财富,就会害怕失去,于是就想尽办法去保存它;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考上了高等院校,因怕被别人的优秀比下去,就拼命让自己变得更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逐渐害怕死亡;买到一件罕见的物品,会担心破损;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害怕别人说自己能力不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心情就会大不如前,每天皱着眉,不苟言笑。这样一来,远离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自己会想“我也不想这样……”,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结果,这种执

着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和烦恼。

林肯曾说:“人们的快乐不过就和他们的决定一样罢了。”柏拉图也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你可以不快乐,如果你想要不快乐。你可以告诉自己所有的都不顺心,没有什么是令人满意的,这样,你肯定不快乐。但是,如果你要快乐,尽管告诉自己:“一切都进展顺利,生活过得很好,我选择快乐。”那么可以确定的是你的选择会变成现实。

在《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中,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孤独一人流落荒岛,没有人相伴,没有衣物,甚至没有一个歇脚的地方,但鲁滨孙还是选择乐观一点儿。没有休息的地方,那就建造一间小屋;没有食物,就学会播种,没有器具,就创造……凭借着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鲁滨孙在这个荒岛上生存了下来,并且在多年以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想一下,如果流落到这个荒岛上,鲁滨孙怨天尤人,感叹命运的坎坷,那他必会饿死或渴死在荒岛上。相反,他十分清楚心态的重要性,面对恶劣的环境,他选择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让自己的人生重燃起希望。

普希金曾说:“阴郁的日子里须要镇定。”那么在面对挫折或难题时,我们应该说:“人生狭隘之处要豁达。”豁达的真正境界意味着你能超越别人,但是又能原谅别人。豁达的境界意味着你能够部分地摆脱人性弱点。一个心怀宽广的人不会为了这种小事斤斤计较,大发雷霆。这就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一个永远也不甘心让自己吃亏的人的不同表现。

某天,电视台邀请了一位老人做节目的特邀嘉宾。这位老人讲话慢条斯理,富有逻辑,从言语中,能看出他是一个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人。他身上的正能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后,主持人忍不住问

老人:“您生活得这么幸福快乐,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快乐秘诀吧!”

“没有,”老人回答道,“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秘诀。我快乐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去选择快乐。无论快乐与否,我都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留住。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我们干吗要去选择不开心呢?”

听完老人的话,主持人和在场的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老人的回答很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只要活着,就免不了会有一些事情占据在心间挥洒不去,吃不下、睡不着。然而,这些事情可能就是你附加给自己的包袱,既然扔不掉,那就快乐地背着吧。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学会心胸宽广、宽以待人、宽以容人,不要事无巨细都“往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