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

人们虽然强调不可一错再错,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于是南怀瑾先生只能奉劝世人:“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中有:“不迁怒,不贰过。”大意是说,不迁怒于人,不重复自己的过错。至于“不贰过”,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也很难。“不贰过”说的是第一次犯了过错,不能第二次又犯。“不迁怒”指的是操守,而“不贰过”已经升格为修养的一层。

古时,孔子曾赞只有颜回能真正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就连自己也不能始终做到。南怀瑾先生更是自言一辈子都做不到,还说:“时下的人恐怕一辈子也做不到不迁怒。”

千万不要有“孔子和南怀瑾都没有做到,我凭什么做啊”的消极观念,这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别人做不到,我们才应该做到,做得更好。而且,“不迁怒,不

贰过”确实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小则影响你一时,大则影响你终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效应叫“踢猫效应”,说的就是“迁怒”带来的连锁反应。

A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日,A在上班时因为堵车心情不好,还被警察罚款,来到公司后,他一脸愁容,满肚子火气。

这时,A的下属B因为工作的问题来找A汇报,于是,B理所当然成了A的情绪宣泄对象。B莫名其妙地被上司批评了一顿,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了。一整天下来,他都难受极了。

B晚上下班回家,B的儿子小C很得意地将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父亲看,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B本来就很烦躁,看到儿子嘻嘻哈哈的,心里更不舒服了。接着,B就借题发挥,说他成绩怎么跟不上之类的,还说画画就是不务正业,有这工夫不如多看看书……几

分钟下来,原本得意的小C立即不高兴了,他觉得很委屈,原本等着父亲的表扬,可没想到惹来了一顿批评。

小C悄悄推开家门,想要出去散散心。刚一出门,他家的小猫就跟了出来。这时,小C狠狠地踢了猫咪一脚……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抱着迁怒的心,还一直让“迁怒”延续下去……主管借题发挥说了B,B心有不满回家冲儿子发了一堆火,儿子无缘无故受了顿批评,就踢了小猫。

小猫呢?后面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抱有迁怒的心只会给生活带去无穷无尽的苦恼。

你想啊,明明是自己在外边受了气,跟亲人有什么关系呢?亲人为什么要接受你的怨气呢?如果你因为火气发不出去,就找人替代,那其他人又该怎么做呢?

最终,最先倒霉的还是家人。有的家人看你一脸郁闷,就不跟你计较,但碰巧

家人的心情也不好呢?两人是不是得大吵一架……

此时,南怀瑾先生抚额长叹,直言迁怒完全不是好事。他在其杂谈作品《天呐!妈呀!》中讲了一个故事,以表迁怒的可怕。如果迁怒问题处理不好,将它放诸国家大事,甚至有倾国倾城之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普鲁士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共同协作,使得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德国强盛起来。要知道,威廉一世的脾气向来不好,由于总是受到俾斯麦的约束,回到后宫时总会发泄出自己的不满。

一次,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

威廉一世愤愤地说:“对呀!”

皇后说:“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

威廉一世说:“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上出啊!

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只好摔茶杯了!”

由于不能迁怒,威廉一世只好隐忍。在他的隐忍之下,德国在那时变得强盛起来。

试想,如果威廉一世没有隐忍,而是因看不惯宰相的行为就反抗起来,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国的今天将会是另一个模样,因为德国的君主,是一个不懂得迁就、制怒的人。

人们虽然强调不可一错再错,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于是南怀瑾先生只能奉劝世人:“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不贰过’。”

南怀瑾先生建议的是“尽量”,而不是一定做到。如今,人们总是把《论语》挂在嘴边,把“不迁怒,不贰过”看作是人生的准则,人生的目标。其实凡事无绝对,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做些什么,而应在事情发生以后,尽量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做得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