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 【第八课】

【第八课】

做人做事不苛求

正己才能正人

人生当中的选择有很多,但是心灵的抉择就只有两面,一曰善,一曰恶,你倾向哪一边,哪一边就占了主导。人人皆知,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反之亦然。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对此,南怀瑾先生表示赞同。他说,假如一个人本身公正,去从政,不必讲,当然是好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政者正也,要正己才能正人。假使自己不能端正品行,那怎么可以辅正别人呢?

他还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南怀瑾先生解释说,“约”指约束、检束、小心、谨慎,要时刻约束自

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我们应该时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减少自己的过失,无愧于心。倘若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违反信义的事情,那他首先要接受来自于内心的惩罚。

以前,有个人打算从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即将丰收的麦子。他在心里想:如果一下子偷走一家的麦子,很快就会被察觉。但如果从每块田中都偷一点,别人就不会察觉到,而且麦子也会更多些。

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这个人偷偷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家。

“孩子,”他压低声音对女儿说道,“你帮爸爸看着,如果有人来就小声叫我一声。”随后,他溜进第

一块麦田,开始收割。还没过一会儿,女儿就轻声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这人慌忙向四周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他生气地说了女儿:“别乱说话!”接着,又低着头割麦子了。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悄声喊道。这人心惊胆战,停下手里的活儿,向四处观望着。当他什么都没发现的时候,又低着头割麦子了。

很快,他收割完了麦子,来到第三块麦地。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他又环顾四周,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继续低着头收割着。最后,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他还

是停下手里的活儿,四处张望。没有人!他生气极了!女儿真是不听话,她到底是怎么了?

“明明没有人,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他愤怒地质问女儿。

“爸爸,”女儿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实际上,女儿口中的“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中的“人”就是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另一个“我”,在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无论你在干什么,“我”都在看着你。无论别人知不知道,“我”还是会看着你。在现实生活中,讲话随便的人往往更容易失信;谨慎的人往往比轻率躁进的人少过失、少出错。

我们应该拿个人行为道德来时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果把控不好,对

自己要求太苛刻就会陷入“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的境地,反而会适得其反。正如马丁·路德在他被判刑的城市里面对着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去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谈不上安全稳妥,也谈不上谨慎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会帮助我,我不能做其他的选择。”由此可见,自我约束的重要性。为人处世时,我们要时常给自己安个过滤网,对自己的所言所行及时进行过滤,才不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做出无可挽回的事。

总之,人生当中的选择有很多,但是心灵的抉择就只有两面,一曰善,一曰恶,你倾向哪一边,哪一边就占了主导。人人皆知,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反之亦然。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