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棉絮和棉花,做被子和棉衣都绰绰有余。”
两人都是麻利人,当即脱鞋坐在炕上拿着剪刀裁剪起来布料。
王氏和孙氏是主力,陈秀珠负责打下手。
一上午的时间转眼过去,快到中午,陈秀珠先去厨房烧火,王氏和孙氏过来帮忙,自然不能让人家空着肚子回家。
她蒸了白面馒头,炒了两个青菜,又将卤味捡出来一碟子,还做了白糖糕和炸果子。
两人本想推辞,但见陈秀珠盛情相邀,便都答应留下来吃饭。
结果一看她准备的食物都是一愣,这也太丰盛了吧,寻常人家,你帮我做点事,我帮你做点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倒没想到她准备的如此丰盛,倒是让王氏和孙氏有些不好意思。
“这都是家里现成的,我也没特意准备什么,两位嫂子能过来帮我,可是帮了我大忙,我这都觉得有些寒酸,怕怠慢了。”
陈秀珠话说的和气,人又礼貌周到,丝毫不小气,孙氏和王氏对她印象都颇好。
吃过午饭,下午又做了一下午针线。
孙氏手脚麻利,一天时间不到,两床厚实的被子就都做好了。
一大一小,大的她自己盖,小的则是给桓
哥儿。
都是柳絮为主,原本按照陈秀珠的意思是上面铺一层棉花,但孙氏跟她说柳絮多放一些,十斤的柳絮被子完全够用,棉花用处不大,不如直接将棉花做成棉袄,这样穿在身上也暖和。
陈秀珠听她的意见,将棉花全都用在棉衣上。
五斤棉花,能给桓哥儿做一身厚实的棉衣还有富余,剩下的她给自己做了一双护膝,冬天寒冷,有护膝带着能够保护关节。
她前世养成的习惯,那会总是生理痛,每次疼起来都手脚发凉,后来她用棉花给自己做了呼吸,套在膝盖上还是很舒服的。
棉花不够做一套大人的衣裳,她的棉衣就全部都用柳絮做的,加了厚厚的柳絮在里面,摸着也十分厚实,想来也不比棉花差。
王氏手巧,针线密实,两套棉衣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做好了,陈秀珠套在身上试了试,大小也是正好,自然又跟她道谢。
因孙氏和王氏帮了她大忙,她临走前各自送给她们两大碗的卤味作为答谢,两人都知道她现在做卤味生意,这东西足足两斤多,卖的话也不少钱,更别说这两日来这里做活招待她们吃喝的那些东西。
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感恩。
就这两天功夫,孙氏和王氏都对陈秀珠大大改观,想着以前村里的传言真的都是胡说八道的,而且她们也看出来了,陈秀珠对桓哥儿是真的极好,完全当成自己儿子养着,怪不得她为了这个孩子连自己的婚事都耽误了。
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却被人背后诋毁,怪不得前几天她都不愿意出门,想想确实够委屈的。
陈秀珠完全没想到,她还在无形中改变了别人对她的印象,孙氏临走前还主动提出,回家让她家男人来帮着陈秀珠修补下房子。
“虽然比不得周家的手艺,但能保证你冬天不漏风。”孙氏笑呵呵的说道。
“那真的太好了,嫂子您让大哥过来,我按照外面的工价给大哥工钱。”陈秀珠不想欠人情,孙氏一听倒是不高兴,“都是一个村里住着,哪用这么见外,我家也没少吃你家的东西,再说这修房子也就是捎带手的事情,也不麻烦,你要是给钱我可不让他来了。”
陈秀珠只得再三道谢,“不要钱也行,那到时候让大哥多带些卤味回家下酒吃,就当我一点心意。”
孙氏倒是没推辞这个。
房子修补的事情有了着落,棉衣棉被也准备好了,这个冬天应该不会难过。
最近卤味卖的不错,麻辣藕片的推出,前几日还没什么人来买,后面倒是越来越多人都爱吃,男人们都爱喝口酒,尤其是现在农忙过去,家家户户都没什么活,晚上一般都是喝点酒就个下酒菜。
以前顶多炸个花生米,但油贵,所以炸花生米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其他下酒菜像是鸡鸭鱼肉虽是好菜,但也不是平常人家想吃就能吃得起的。
自从有了陈秀珠的卤味,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五文钱能买一大包,吃的少的人家花个一两文钱就够一顿了。
价格便宜,味道又好,家家户户都吃得起,自然不愁销路。
陈秀珠现在每天卤一锅,大概有五六斤的样子,一天下来就能全卖完。
家里的莲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