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白的卤味名声打出去之后,惹来不少人的关注,其中就要有县里的富商,他们看上了卤味店的经营模式,所以合作也随之而来。
一连来了几波人,陈秀珠都果断拒绝。
现在他们的经营模式很好,也很成功,以这个速度稳步发展下去,日后会形成品牌化,但如果这个时候跟其他大商户合作。
说好听的是合作,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们吸收。
那些大商户有的是钱,等学会了她的模式,不用多久,直接砸一波钱,她这个刚升起还没稳定下来的牌子,很快就会成为别人的。
所以她拒绝所有合作,一心坚持自己的品牌,只有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才有希望。
这事她跟其他两个合伙人商量了一下,三人达成一致,不合伙,不接受投资,只做自己的牌子。
在这一点上,陈秀珠对陆三爷和白恶霸感觉都不错,两人都不是只看眼前小利的人,跟她合作也比较省心。
县里的几个大商户被她拒绝之后,并不甘心,所以他们相继推出了卤味摊车,也学着陈秀珠的经营模式。
一开始倒是吸引了不少人,但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每天剩的食材过多,到最后只能便宜出售。
结果便宜这个口子一打开,很多人发现了规律,专门挑晚上快收摊的时候去买便宜的,以至于卤味摊车开了不到两个月,赔了不少钱。
他们一直想不通,陈三白卤味是怎么做到每天都络绎不绝的客人去买,而且他们家从不打折,也从不便宜,永远都限量,因为如果不限量,其他人就买不到了。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陈秀珠他们做的卤味也有剩余,当时就有人提议,当天卖不完的就便宜出售。
但是陈秀珠一口回绝,她坚持,如果卖不完就扔掉,留
着喂鸡鸭喂猪,也不能便宜卖,定好的价格绝不更改。
一开始很多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宁愿扔掉都不肯便宜卖,这不是脑子有病跟钱过不去嘛。
但是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显现出来。
陈三白永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不管是谁买都是一个价格,不管什么时候买都一个价格,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印象。
来这里买东西的人也不会等着打折,基本都是愉快交钱,买了就走。
相比起来,其他家开了卖不完就便宜处理的这个口子,导致不少人都想贪便宜,每天都等着便宜的时候来买,看似是把卖不掉的都便宜处理,也算回了点本钱,但久而久之弊端就显现出来。
卤味店生意好,眼红的人越来越多,陈秀珠也比较担心,继续这样下去,怕是这些人吃不到葡萄会直接把葡萄架拔了。
明着捣乱他们不敢,卤味摊的员工可都是街头小霸王出身,敢来捣乱,估计就直接捅了马蜂窝,但明着不敢,暗中下手却防不胜防。
要是真的给她暗中来一刀,恐怕也够她受的。
所以在李老板第四次上门谈合作的时候,陈秀珠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给他上了杯茶。
肯请喝茶就说明是改变主意了,李老板十分高兴,不枉费他多次拜访,这位陈娘子总算肯松口了。
“卤味摊的事情,李老板不用再说了,不管你提几次,我都是一个答案,我不合作。”陈秀珠开门见山,眼看李老板沉了脸。
“那我打搅了!”李老板甩袖准备走,陈秀珠喊住了他,“李老板留步,卤味摊的事情不能合作,我们可以合作点别的嘛。”
“别的?”李老板蹙眉看着她,“你想合作什么?”
陈秀珠心想,那可就多了,什么火锅店,烤肉
店,蛋糕店啊,古代没有人都可以合作一下嘛,各行各业都开花也不错。
她将自己的计划方案拿出来递给李老板看,“这事我初步的设想方案,您看看,说实话卤味摊这个生意以李老板的身家,如果参与进来,其实没多少意思,我觉得火锅店比较合适。”
“火锅是什么?”李老板显然很陌生。
陈秀珠早就准备好了,领着李老板去饭厅,此刻屋内摆了三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个炉子。
第一张桌子上面放的是铜锅,圆锅里面烧着红红的汤。
“红油火锅,煮沸之后我们将菜和肉类都放进锅里烫熟,再配合秘制的蘸料。”
她熟练的将切好的肉片烫熟,连着蘸料碗一起递给李老板,“您尝尝看,这个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