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留书出走了,说是要到阳平县来找她,家里那边看到信就派人沿路去追,但找了一路也没找到。
反倒是是半路抓到了个小偷,那小偷偷了一个钱袋,正是他娘的东西,据小偷交代,是从一个妇人身上偷来的钱袋。
沿路寻找人的又按照小偷的指示继续找下去,他娘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一个镇子上,听说是兜里没钱了,找了个路边的酒楼讨碗水喝,被店小二轰了出去。
再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
谢瑞接到信便让人去沿路去找,当时他娘最后出现的地方距离阳平县不远,所以他让人在整个阳平县范围内找人。
但一晃年都过完了,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外面天寒地冻,他娘身上钱袋也没了,这个冬天要这么度过。
这件事越想越让他觉得不放心,他娘这个人,从小就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就没受过苦,流落在外,不知道会怎么样。
年前县衙中突然来了一封信,指名是给谢大人的,元宝当时想着谢大人心情这么糟糕就不拿给他看了,但最后还是犹豫了一下,怕是有什么急事,就把信递了上去。
谢瑞拆开信一看,愣了下,信是他娘写来的,信上说她现在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暂时不准备去找他,让他不要担心。
问信是谁送来的,元宝说是外面一个小孩,有人给了她一个糖葫芦,他就帮忙跑个腿,至于对方是谁,住在哪里,他全都一问三不知。
谢瑞总算送客口气,虽然仍旧放心不下,但收到信好歹松了口气,能送信来,说明现在人是安全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转眼就是几个月,一眨眼年都过完了,可除了那封信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谢瑞又忍不住担心起来,生怕他娘遇到危险。
这段
时间找寻一直进行着,但无奈就是找不到人。
衙门里阴云密布,衙门口,有个妇人上门来了。
衙差惊喜的跑进来禀报,谢瑞快步出门,果然一出门便看到罗氏站在门口,母子两个久别重逢,谢瑞差点哭了。
担心了这么久,好在没事。
罗氏精神不错,穿戴也不错,看得出来这段时间应该没受苦,过的不错。
谢瑞扶着罗氏进屋里说话,让人送上茶果点心,这才问罗氏这段时间到底去了哪里。
“我给你相看媳妇去了。”
罗氏一句话,把谢瑞呛得咳嗽了一声,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您去干什么了?”
“我去给你相看媳妇去了。”罗氏见他这个反应很不满意,“你啊,多大年纪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怎么就是不着急呢。现在朝廷发下明文告示,男子满二十五必须要成亲,不然就要论罪,你虽是官身,可以延缓一到两年的,但事情也不容拖下去了。”
罗氏就是因为担心谢瑞找不到媳妇才特意来找他,这会见了面,第一件事就是提这个,“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平时我一个人在府中多无聊,你要是早点成亲,给我弄个小孙子抱,我也能打发下时间。”
“您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小孙子您还是别照顾了。”谢瑞无奈说道。
他娘这样,完全是他爹生前宠出来的,后来他爹过世,他已经成年,罗氏的性子还保持着从前的模样。
罗氏被儿子看不起,有些难受,哼了声,“你倒是能给我生个孙子再说这话,不然你怎么不知道我不行?”
谢瑞哭笑不得,“我这不给您找呢吗,但媳妇这事急不得,找个不如意的,带回来您也不喜欢,以后还惹您生气是不是。”
罗氏急忙说道,“我看好的
这个姑娘可就不一样,我喜欢的很,她要是能进我们家门,我们肯定能欢欢喜喜的,你赶紧准备一下,这几日就去提亲。”
谢瑞一个头两个大,“我连是哪家的姑娘都不知道,您这样催我去提亲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
“不草率,一点都不草率,娘还能骗你不成,这段时间我就是在她家住着,你看她把我照顾的多好,是个特别好的姑娘,心地又善良,待人也和和气气,娘是一百个满意。”
罗氏满口夸赞,倒是让谢瑞有些担心,他娘说好听点那叫单纯,说难听点就是好骗,别人说什么她都信,对方要是故意骗她呢。
“不会的,我没跟她说咱家的事情,她就算能猜到我家里富裕,也猜不到具体的情况。”罗氏对这件事很自信,“而且你相信娘的眼光,娘别的事情可能不会看,但看人还是很准的,是好的坏的,